随着A股2025年半年报预告进入密集披露期,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的“期中答卷”渐显轮廓。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全文数据来源),截至7月16日记者发稿,共有802家深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86家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60.60%。值得一提的是,21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占比近三成。此外,另有4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且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在深市公司中,龙头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引领力与稳定性,多家公司凭借技术壁垒、市场份额优势,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以自身的稳健增长为锚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深市多领域上半年保持经营稳健的重要支撑。
龙头引领增势
业绩亮点纷呈
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收盘,深市流通市值前一百的公司中,有25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4家预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科技”)、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表现尤为抢眼,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00%。
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02.00亿元至10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9.97%至1190.26%。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让牧原股份暂列深市上半年盈利增幅榜榜首,成为龙头企业中的“增长标杆”。
谈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时,牧原股份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从盈利金额来看,上述24家公司中,13家公司均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规模突破20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以107.00亿元的预计净利润居首,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以67.45亿元紧随其后,展现出龙头企业在盈利规模上的强劲实力。
立讯精密表示,公司作为全球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的多元业务生态。展望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海外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更灵活配合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同时加速更多元化业务的战略拓展,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深市多领域
经营稳健显韧性
龙头企业凭借自身在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不仅自身实现了亮眼业绩,更像“引擎”一样带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进步,为所属行业注入了稳定的增长动力。这种由点及面的带动效应,让农林牧渔、电子等多个行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稳健的经营节奏。
数据显示,上述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共涉及30个申万一级细分行业,其中,20个行业预计净利润为正,25个行业预计净利润增长。盈利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电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械设备。
具体来看,在农林牧渔行业,共有35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54亿元至168亿元。除牧原股份外,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发展”)也有着不俗表现。
例如,圣农发展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5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约732.89%至830.88%。对此,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坚定推进全渠道策略,凭借卓越的产品力与优质服务,逆势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成本端优势进一步巩固。此外,除核心业务的稳健贡献外,上市公司完成对太阳谷的控股合并,原持有的太阳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与合并日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确认为投资收益。此项非经常性收益对报告期归母净利润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再看电子行业,共有59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25亿元至144亿元。其中,也不乏像立讯精密这样在盈利规模上稳居前列,同时凭借多元布局夯实增长根基的企业,它们与其他同行共同推动着电子行业在高端制造领域不断突破。
例如,TCL科技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8亿元至20亿元,同比增长约81%至101%。
TCL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主要影响因素是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大尺寸显示领域,供给侧格局进一步优化,高端化及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面积需求继续增长,主要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随需求淡旺季窄幅波动;公司充分发挥产线布局、产品技术和效率效益优势,盈利增强。中尺寸领域,t9产能顺利爬坡,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业务盈利持续改善。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多款差异化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