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卫星化学7月15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1.32%-53.20%。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面临美国发起乙烷出口限制的严峻挑战,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经营韧性。
据上述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卫星化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31.32%-53.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28.5亿元-33亿元,同比增长27.65%-47.79%。
乙烷化学式中含有2个碳原子,丙烷化学式中含有3个碳原子。卫星化学的业务主要围绕C2即乙烷产业链和C3即丙烷产业链。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页岩气中的乙烷含量因开采区域不同存在差异,通常在12%以上,部分产区如马塞勒斯、鹰滩等地乙烷含量可超过15%。6月初美国对华限制乙烷出口后,其国内市场难以消化过剩的乙烷产能。因乙烷是易爆气体,存在着储存成本高且美国储存设施有限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能将乙烷通过回注的方式再次注入到页岩气中,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还影响到页岩气的质量。金联创数据显示,对华出口乙烷实施限制后,6月4日美国乙烷离岸价在139.88美元/吨,环比上一周大跌27.97美元/吨,跌幅约17%。
我国进口的乙烷主要用作乙烯生产原料。截至2024年底,我国乙烯生产路线中乙烷裂解产能占比为8%左右;石脑油裂解路线仍是最主要的乙烯生产路线,占比70%左右;煤制烯烃路线,占比12%左右;甲醇制烯烃路线占比5%左右。乙烷制烯烃相比于油制烯烃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约为1000元/吨。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乙烷制烯烃工艺年均成本为7355元/吨,石脑油制烯烃成本为8373元/吨。券商研报认为,因我国烯烃产业中的乙烷裂解产能占比较低,美国对华限制乙烷出口不仅对中国的烯烃产业影响有限,还将因乙烷过剩出现反噬。
卫星化学就2025年上半年业绩变动原因进行说明时表示,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通过优化产能结构和适时创新改进实现降本提质,加强了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以实现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机遇,对冲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