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2 11:50:05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放心,固态电池大批量生产,就没有燃油车的销量了,全都是新能源车!
发表于 2025-08-02 10:36:49 发布于 广东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今年7月份销量是34.43万,去年同期是34.2万,也就是同比增长0.23万。

海外销量是8.07万,去年同期是3万,也就是海外销量增长5.07万,意味着国内销量下滑4.84万。


增速放缓甚至是小幅度下滑是我意料之中的,但这个下滑速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首先说一下,很多比亚迪股东和粉丝对于比亚迪的销量增长过于乐观。


我们只需要知道几点就行:


1.比亚迪占据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的35%以上。


哪怕手机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竞争到现在只剩下六个主流品牌了,最近二十年也只有两个品牌达到过这样的市场份额,一个是诺基亚,另一个是2019-2020年度的华为。


而汽车行业还是充分竞争的红海时代,车企上百家,35%这样的市场份额已经是非常恐怖的,还想再提升,那么就需要非常强大的统治力,个人认为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2.也就是说在市场份额,也就是蛋糕比例已经分到了所能达到的巅峰之后。想要再提高销量,那就只能是把蛋糕做大,也就是提高市场规模。


这点上有两个需要提及,一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销量,二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新能源销量,新能源占全行业的比值,也就是渗透率。


在去年下半年单月达到45%的新能源渗透率之后,一直到现在,新能源的渗透率都在45%-55%之间浮动,没有有效突破55%。


至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规模增量, 也非常低,6月份甚至是下滑的。


这导致了比亚迪在市场份额占比达到巅峰之后,叠加市场规模增加缓慢,渗透率提升缓慢之后,销量出现了下滑。


那么我们再看看整个行业的数据,7月份数据没有出来。


看看6月份的。

考虑到上市公司的产销月报是批发销量,那么我们以批发销量来说一下。


6月份乘用车批发213万,同比下滑5%;新能源批发97.5万,同比增长28%。


那么根据计算可知:


1.今年6月份的批发销量中,新能源渗透率为45.77%;


2.今年比亚迪6月份的批发销量为38.26万,那么比亚迪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17.96%和39%。


当然 这个是批发销量计算的渗透率和市场份额,如果以零售销量来看, 新能源渗透率会更高,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会更低。


不过本文是基于比亚迪的产销月报来讨论,因此就不以零售销量为准。


3.那么去年六月份的乘用车批发销量就是约190.76万,其中新能源批发销量为约66.47万,也就是去年6月份新能源批发销量的渗透率为约34.84%。


4.比亚迪去年6月份的批发销量为34.17万,那么比亚迪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为约17.92%,新能源市场份额为51.4%。


5.作为对比比亚迪的6月份乘用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7.96%下降到17.92%,新能源市场份额从去年的51.4%下降到39.2%。


6.那么7月份的市场份额会不会相对6月份还下降呢?再过几天乘联会的数据出来就知道了。


文末,总结一下我对于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些简单看法:


1.未来五年汽车行业的整体规模应该有10%-20%的增量;


2.新能源渗透率未来五年顶峰应该在70%-80%之间;


3.任何非垄断行业,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达到40%以上,那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了 ,这大概率已经是顶峰了。除非有技术断代领先的那种,比如英伟达。


而汽车行业,我认为五年后没有任何车企能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 ,没有任何车企能占据汽车行业市场份额25%以上。


4.当市场份额达到顶峰之后 ,那么只能把蛋糕做大才能提高销量了,也就是乘用车市场整体规模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和渗透率的提高。


5.新能源渗透率虽然相对于去年6月份提高很多,但整个乘用车市场规模是下滑的,这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提高远不如渗透率的提高大。


6. 6月份渗透率虽然比去年同期渗透率提高那么多,但相比去年底的数据并没有明显提升,比如去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就超过45%了,跟现在差不多。


7.至于为什么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缓慢,那可以说的点就多了, 有机会再谈一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