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今年7月份销量是34.43万,去年同期是34.2万,也就是同比增长0.23万。
海外销量是8.07万,去年同期是3万,也就是海外销量增长5.07万,意味着国内销量下滑4.84万。
增速放缓甚至是小幅度下滑是我意料之中的,但这个下滑速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首先说一下,很多比亚迪股东和粉丝对于比亚迪的销量增长过于乐观。
我们只需要知道几点就行:
1.比亚迪占据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的35%以上。
哪怕手机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竞争到现在只剩下六个主流品牌了,最近二十年也只有两个品牌达到过这样的市场份额,一个是诺基亚,另一个是2019-2020年度的华为。
而汽车行业还是充分竞争的红海时代,车企上百家,35%这样的市场份额已经是非常恐怖的,还想再提升,那么就需要非常强大的统治力,个人认为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2.也就是说在市场份额,也就是蛋糕比例已经分到了所能达到的巅峰之后。想要再提高销量,那就只能是把蛋糕做大,也就是提高市场规模。
这点上有两个需要提及,一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销量,二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新能源销量,新能源占全行业的比值,也就是渗透率。
在去年下半年单月达到45%的新能源渗透率之后,一直到现在,新能源的渗透率都在45%-55%之间浮动,没有有效突破55%。
至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规模增量, 也非常低,6月份甚至是下滑的。
这导致了比亚迪在市场份额占比达到巅峰之后,叠加市场规模增加缓慢,渗透率提升缓慢之后,销量出现了下滑。
那么我们再看看整个行业的数据,7月份数据没有出来。
看看6月份的。


考虑到上市公司的产销月报是批发销量,那么我们以批发销量来说一下。
6月份乘用车批发213万,同比下滑5%;新能源批发97.5万,同比增长28%。
那么根据计算可知:
1.今年6月份的批发销量中,新能源渗透率为45.77%;
2.今年比亚迪6月份的批发销量为38.26万,那么比亚迪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17.96%和39%。

当然 这个是批发销量计算的渗透率和市场份额,如果以零售销量来看, 新能源渗透率会更高,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会更低。
不过本文是基于比亚迪的产销月报来讨论,因此就不以零售销量为准。
3.那么去年六月份的乘用车批发销量就是约190.76万,其中新能源批发销量为约66.47万,也就是去年6月份新能源批发销量的渗透率为约34.84%。
4.比亚迪去年6月份的批发销量为34.17万,那么比亚迪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为约17.92%,新能源市场份额为51.4%。
5.作为对比比亚迪的6月份乘用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7.96%下降到17.92%,新能源市场份额从去年的51.4%下降到39.2%。
6.那么7月份的市场份额会不会相对6月份还下降呢?再过几天乘联会的数据出来就知道了。
文末,总结一下我对于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些简单看法:
1.未来五年汽车行业的整体规模应该有10%-20%的增量;
2.新能源渗透率未来五年顶峰应该在70%-80%之间;
3.任何非垄断行业,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达到40%以上,那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了 ,这大概率已经是顶峰了。除非有技术断代领先的那种,比如英伟达。
而汽车行业,我认为五年后没有任何车企能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 ,没有任何车企能占据汽车行业市场份额25%以上。
4.当市场份额达到顶峰之后 ,那么只能把蛋糕做大才能提高销量了,也就是乘用车市场整体规模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和渗透率的提高。
5.新能源渗透率虽然相对于去年6月份提高很多,但整个乘用车市场规模是下滑的,这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提高远不如渗透率的提高大。
6. 6月份渗透率虽然比去年同期渗透率提高那么多,但相比去年底的数据并没有明显提升,比如去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就超过45%了,跟现在差不多。

7.至于为什么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缓慢,那可以说的点就多了, 有机会再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