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在中科院发声了,这次没咋谈造车,目光已放在更远的未来
2025-07-09
据澎湃新闻报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中科院刊文,呼吁加强基础研究。
王传福的意思是,中国汽车不管是在技术还是产业上都取得了领先。
但我们也应看到,全球竞争加剧,目前的仅靠工程技术叠加和应用创新已难以支撑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需求。
所以我们必须将基础研究作为企业战略内容系统布局,这决定了企业会在未来能走多高。
可能有些人不了解王传福所谓的基础研究是什么,那咱先做个解答。
我先讲两个汽车领域的典型案例。先说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路径。
1980年 goodenough发现了钴酸锂正极材料,并于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成果属于基础研究的一部分。
1991年,索尼开发出首个商用锂电,能量密度为80wh/kg,这是在该研究基础上的实际应用,也叫应用科学。
2023年,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出来了,这就叫产业转化。
再说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
2012年,alexnet突破图像识别瓶颈,让准确率提升了10%,这是基础研究。
一年之后,waymo开发出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将基础研究提高到应用科学层面。
2024年,小鹏汽车实现了x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这就是产品实现。
看到了没?
先有基础研究,再有应用科学,最终落实到产品本身上,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度。
再说简单点,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一切。
比如三体小说中,人类的基础研究科学被三体人锁死,导致人类无论再怎么挣扎也不是三体人的对手。
那么,目前基础研究学科最强的是哪个国家呢?
很遗憾,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所以,当今世界总是美国先爆出新的科技进步消息,接下来就是中国将科技转化为实际产品,并成长为现在的工业制造大国。
可若离开了美国的基础研究,中国也很难取得现在的进步。
我们若想成长为真正的巨人,就必须在基础研究上多下功夫。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确实长期以来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是实用科学,希望将科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但我们却忘记了,基础研究才是大厦的根基。根基如果不牢,实用科学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中国汽车如果想进一步发展,不做好基础研究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只靠着美国人去础研究。
美国人做的再好,也和我们没有关系。
现在中国汽车发展已进入无人区,最起码在从驾驶领域上,比中国汽车强的没几家。
这时候更需要从核心机理得从原理上掌握主动权。
否则一旦技术代际更替到来,我们将失去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