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比亚迪“深圳号”汽车运输船将搭载超6800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经宁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以下简称“小漠港”)驶向欧洲。证券时报记者在小漠港了解到,有1105辆在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的宋系列出口车型首次地跑集港,从工厂抵达小漠港装船仅需5分钟时间,实现了“港厂联动”。

2025年7月8日,满载车型包含宋Plus、海鸥、元Plus、海狮、海豹等国产车共计6800多辆的“深圳号”将从小漠国际物流港出发,去往欧洲。宋春雨/摄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厂到港口全过程规划了新车专用路线,零拥堵、零刮蹭,一脚油门直接开上船。简单来说就是把小漠港‘工厂—港口—海外’拧成一条高速通道。车还没到港,手续全办妥,到了直接开上船,比快递还利索。”
据介绍,小漠港于2021年开港运营,2022年实现汽车首航。该港口聚焦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发展目标,以汽车业务为核心驱动引擎,依托“产、运、贸”汽车全产业生态链,定位打造成为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目前其能够满足每年30万辆汽车运输需求。预计到2030年,小漠港将具备每年100万辆的汽车运输能力。
如今,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正以“自建船队”方式掀起出海新篇章。比亚迪已投放运营“开拓者1号”“常州号”“合肥号”“深圳号”“西安号”“长沙号”6艘汽车运输船,累计运输超7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第七艘“郑州号”已经完成试航,将在本月交付运营,第八艘“济南号”汽车运输船即将出坞。届时,比亚迪汽车运输船总装载量将跃升至6.7万辆。
深圳市也为汽车出口企业“自建船队”提供了大力支持。去年印发的《深圳市2024年促进汽车出口工作方案》就提到“支持企业购置滚装船,建设自有外贸滚装运输船队”以及“鼓励汽车出口企业集中货源,与船企签订长期协议,稳定外贸滚装船班次”等内容。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直接投资或租用滚装运输船出海,是应对日益增长的汽车出口需求和全球供应链瓶颈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不仅有助于确保稳定的运输能力,减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依赖,还可以通过控制物流环节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并保障产品准时交付给海外客户。”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销售将超过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