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百润股份的控股股东刘晓东,要把手里6.01%的股份协议转让出去,接盘的是个叫刘建国的老板,花了14.7亿元,单价23.34元一股。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刘建国的身份——本间高尔夫的实际控制人。
说到本间高尔夫,老球迷可能还记得,HONMA那杆子球杆当年可是高端局的标配。2010年刘建国拿一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51%的股份,后来还在港交所上市,风光过一阵。可现在呢?市值才21.5亿港元,早没了当年的气势。这位老板突然掏出近十五个亿杀进A股,买的还是做预调鸡尾酒的百润股份,这步棋怎么琢磨都有点味道。
百润这公司,靠RIO起家,曾经两年半股价涨了快15倍,风头无两。但最近几年日子并不轻松,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8.6%,净利润也掉了三个多点,市场对“小甜水”的新鲜感在褪去。公司自己也在调整,收缩经销商授信,现金流反倒好了。更关键的是,它早就开始往威士忌上押注,2020年就募资搞烈酒陈酿项目,明显是想从预调酒向上游延伸,走一条更硬核的酒路子。
刘建国这次进来,明确说了不谋求管理权,也不派董事,纯财务投资。但他同时承诺,未来如果股东结构有变,愿意成为刘晓东的一致行动人,而且十二个月内不减持。这话说得挺客气,但背后逻辑值得咂摸。一个曾深耕消费品、又长期持有高端运动品牌的资本玩家,这时候出手,真的是单纯看好百润的价值?还是说,他看到了百润从快消向烈酒转型过程中的某种结构性机会?
更巧的是,人家买完第二天,百润股价就到了25块以上,比他接手价高出一截。你说这是巧合吗?我看没那么简单。眼下消费板块整体在修复预期,机构也在陆续给买入评级,融资余额连续多日净流入,资金面不算差。这种时候,一个有实业背景的产业资本大手笔进场,信号意义恐怕比数字本身更值得琢磨。
不过话说回来,百润能不能真正把威士忌这块拼图搭起来,还得看后续产品力和渠道转化。资本市场可以讲故事,但消费者只认口感。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