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腹地河南,一场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发生。其中,当遭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时,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借助期货市场,在风险中捕捉机遇,在波动中谋求稳定。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达股份)便是合理运用期货工具的典型代表。
风浪中起航:
四十载电缆龙头的转型之路
走进通达股份生产车间,一线员工作业紧张有序,铜铝材在流水线上穿梭舞动,化作一卷卷特种电缆。这家从洛阳市偃师区发展起来的企业,于1987年创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洛阳市首家A股上市民营企业,已深耕电线电缆行业近四十载。
“我们主要从事电线电缆生产销售、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装配、铝基复合新材料三大业务。”通达股份总经理曲洪普介绍,在电线电缆领域,通达股份已是行业翘楚,其特高压、超高压工程用线缆年产能达10万余吨,电力电缆、新能源电缆及高端装备用电缆年产能达5万余公里。产品应用于我国首条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路等重大工程。
然而,这家看似风光无限的龙头企业,却曾一度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困境。
价格波动之痛:
面临原材料成本占比过重的困局
作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通达股份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铝和阴极铜,两者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
“铜、铝作为主要有色金属,近年来价格受供需结构、宏观环境及政策预期等多方面影响,波动幅度明显增大。”曲洪普表示,棘手的是公司招投标报价采取“原材料成本+生产加工费”模式,中标后产品从生产到交货存在3~6个月甚至更长的期限,导致中标时与后续订单生产时的原材料价格存在巨大差异。
“这种价格波动风险在2007年前后尤为明显。当时国内铝价大幅上涨,公司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继续生产供货,必定赔钱,但为了维护企业信誉,我们选择坚持供货。”回忆起那段艰难时期,通达股份董事长马红菊感慨道,当时一些中标企业因成本大增而违约,但通达股份坚守承诺,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公司管理层意识到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应用期货工具。
经营之道:
期货市场成为企业“稳定器”
2007年,通达股份开始使用期货工具,参与的期货品种是沪铝。2014年,通达股份建设“年产8000吨新型铜合金接触线及承力索生产线建设项目”,铜产品占比逐渐提高。由于铜的绝对价格和波动幅度比铝更大,2016年通达股份正式在沪铜上开展套期保值。
“期货市场一方面为实体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工具,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可以锁定未来原材料采购成本或产品销售价格,有效转移和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汇集全球供需信息与交易者预期,通过公开、透明的集中竞价机制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权威价格,为实体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准参考信号。”通达股份期货部部长李高杰说。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通达股份不断丰富避险工具,从期货到期权、场外期权及组合期权,交易品种涵盖沪铜、沪铝等。2023年,通达股份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期货风险管理最佳实践案例”。2024年,通达股份获批上期所“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成为实体企业运用衍生工具的典范。
2024年9月至10月上旬,沪铝价格大幅上行。面对铝价快速上涨,通达股份套期保值小组迅速反应。“根据实际在手订单和保值比例情况,为防止后市铝价继续大涨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我们于2024年10月14日通过场外期权买入沪铝12月累计看涨期权1000吨。该期权结构为25天,每天观察40吨,在20400~21495元/吨可建仓1000吨。”李高杰介绍,随后沪铝价格震荡攀升,11月8日冲高后开始回落,一直到11月15日该期权结构到期。在这次累计看涨期权的25个观察日内,公司共实现收益44.44万元,折合降低成本444.4元/吨,有效对冲了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体系化保障:“三位一体”风控体系筑牢防线
期货衍生品交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能避险,用不好可能带来更大风险。通达股份深谙此理,专门构建了以“专项内控制度”为框架、“专业团队”为执行核心、“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为防火墙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通达股份制定的《期货套期保值制度》,明确了相关的业务操作规范,包括职责分工、授权机制、报告机制等。在团队建设上,通达股份配置了具备金融、经济、财务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并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
“我们一直秉承不反向、不超量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稳健型套期保值原则。”曲洪普表示,风险不仅有现货敞口的风险,还包括保证金的风险。对于现货敞口,通达股份针对国家电网等数额较大的合同,实时跟踪不同时间节点的交货量,采用专项动态的保值策略。
据记者了解,通达股份内部审计部门会定期对期货业务的合规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和评价,直接向公司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报告,以确保相关业务聚焦套期保值本质、流程规范透明以及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通过多年实践,通达股份在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方面积累了不少心得。“通达股份作为一家原材料成本占比高的电线电缆制造企业,面对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核心策略是坚持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为根本目标,通过灵活组合场内场外工具,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成本优化。”曲洪普说,在工具选择方面,通达股份采用期货和期权相结合的方式,以优化套保效果和保证金占用。期权策略在震荡市中可能优于期货,期货在单边行情中可能优于期权,但需对市场方向有较精准的判断;场外工具较场内工具更加灵活,但对交易对手方的信用要求较高。
产业链协同:从“卷价格”到“卷技术”“卷服务”
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黏性方面,通达股份也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从‘卷价格’到‘卷技术’‘卷服务’。”曲洪普表示,未来通达股份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需求的新产品。同时,针对客户需求,服务向前移,从客户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入手,加强与客户沟通,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针对供应商,通达股份会逐步建立完善的战略供应商考评体系,从采购量相对倾斜开始,通过签长单、固定升贴水/加工费等方式加强合作,并在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和行情研判上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流,适时将含权贸易加入采购环节。
通达股份的实践是河南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市场实现稳经营、促转型、提质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高四着力”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核心任务,积极推动期货工具服务实体经济。一批像通达股份这样的河南企业,通过科学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套期保值的本质是‘风险转移’而非‘盈利工具’。”曲洪普总结道,企业开展套期保值,能够有效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并平滑利润曲线,为公司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