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大王”洽洽食品经营承压。
8月21日晚,洽洽食品(002557.SZ)披露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显著承压,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降,其中净利润跌幅超七成,创近年来同期最大降幅。
净利下滑近74%
上半年,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37亿元,同比下滑73.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同比减少76.12%。
对于利润的大幅下滑,洽洽食品解释,主要是由于葵花籽和核心坚果原料成本上升,同时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渠道结构等,加大了新品研发和势能渠道的费用投入,对利润情况产生影响。
原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尤为突出。据了解,2024年9月下旬内蒙区域葵花籽收获期连续阴雨导致葵花籽的霉变率提升,符合洽洽食品质量标准的原料产量减少,原料价格上升;同时巴旦木原料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原料受行业周期性及天气的影响,采购价格均有所上涨。
成本压力直接反映在盈利指标上。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8.41%骤降至20.31%,净利率从11.62%降至3.24%,下滑均超过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弱化。
考虑到成本压力,东吴证券下调了对洽洽食品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10.5亿、11.2亿元,此前分别为7.6亿、10.9亿、11.6亿元。
瓜子、坚果销售承压
作为深耕炒货赛道的“瓜子大王”,洽洽食品上半年核心品类表现普遍疲软。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葵花籽收入17.72亿元,贡献了64%以上营收,但同比下滑4.45%,增长动能不足;坚果类产品销售了6.14亿元,同比下滑6.98%,营收占比22.32%;其他产品销售3.04亿元,同比更是下滑13.76%,营收占比11.05%。可以说,公司两大核心品类均表现不佳,补充品类更不乐观。
从季度维度看,收入压力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当期,洽洽食品营收15.71亿元,同比下滑13.8%;二季度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9.69%。此前有研报指出,春节错期导致2025年一季度在高基数下增长承压,预计瓜子、坚果分别下滑约10%、近20%。
生产与销售端同步收缩。上半年,洽洽食品整体休闲食品生产量8.52万吨,同比下降10.47%;销售量为9.26万吨,同比下降7.7%。
区域市场表现分化加剧。东方区成为压力最大的区域市场,上半年销售收入6.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7亿元下滑24.76%;其次是北方区,收入同比下降19.83%至4.23亿元,两大区域的显著下滑对整体业绩形成拖累。
在消费者眼中,“洽洽”依然与传统瓜子深度绑定,对年轻群体吸引力稍显不足,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洽洽食品也加快了创新脚步。
报告期内,其发布五款新品,包括“山野系列瓜子”“全坚果系列”“魔芋千层肚”“鲜切薯条”及“瓜子仁冰淇淋”,覆盖炒货、坚果、魔芋制品、薯类休闲与跨界甜品等多个方向,这些品类相对更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
不过,这些新品多数聚焦于休闲食品企业已布局的成熟赛道,市场竞争激烈,能否形成差异化优势仍存疑。
以跨界新品“瓜子仁冰淇淋”为例,其在淘宝官方旗舰店的60g*18袋规格,预计到手价123.2元,折合单袋约6.8元,目前售出200+。从消费者反馈来看,“甜度偏高”“瓜子仁含量不足”等评价已显现,市场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