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大王”洽洽食品交出自2011年上市以来净利润跌幅最大的中期财报。近日,洽洽食品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000万元至9750万元,同比下降71.05%至76.25%;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5700万元,同比下降79.85%至85.86%。
关于业绩下滑原因,洽洽食品表示,主要是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而翻看洽洽食品过往财报可以看到,“原料成本上涨”多有被提到。受成本上涨影响,今年一季度,洽洽食品收入同比下滑13.76%;净利润同比下滑67.88%。到了二季度,洽洽食品净利润跌幅进一步扩大。
洽洽食品不避讳地在多个场合提到成本上涨对公司带来的影响。2025年4月的投资者活动上,洽洽食品表示,一季度收入下降主要是有春节错期因素,外加公司去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基数较高;净利润下降主要是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所致。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还在持续给到洽洽食品。在5月的投资者活动上洽洽食品提到,葵花籽收获期因内蒙古区域连阴雨影响了葵花籽的霉变程度,霉变率有所提升,原料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
根据财报信息,洽洽食品的葵花籽原料一部分采用“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的采购模式,另一部分为代理商和合作社采购模式。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依靠合作采购葵花籽会导致公司对原料供应的质量、成本把控能力较弱。根据公开报道,洽洽食品表示将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加大直采比例。
其实,洽洽食品也曾尝试破解成本压力带来的影响,其中,对产品进行提价便是方法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洽洽食品近两年对葵花子产品进行多次提价,如2018年对旗下香瓜子等八个品类提价6%—14.5%不等;2021年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提价8%—18%不等;2022年继续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整体提价约3.8%。但是,提价并非万能牌。洽洽食品2017—2023年毛利率变化分别为29.89%、31.16%、33.26%、31.89%、31.95%、31.96%、26.75%,可以看到,提价对毛利率水平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小。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当下消费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如果只是一味提价而缺乏质量提升、体验优化等配套价值升级便会导致产品性价比优势丧失。就业绩下降、成本控制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洽洽食品官方邮箱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外,洽洽食品对渠道布局进行调整。过去,作为崛起于商超时代的老牌零食企业,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一直是洽洽食品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洽洽食品加大直营渠道布局,这一年,洽洽食品直营渠道贡献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29%至14.62亿元,占比达到20.51%。值得注意的是,直营渠道收入增长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毛利率下滑。根据财报数据,洽洽食品2024年直营渠道毛利率同比下降4.32%至25.01%,比传统经销渠道低4.74个百分点,其中电商作为重要直营渠道,毛利率仅19.39%,明显低于线下30%左右的水平。
对于渠道转型,洽洽食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电商毛利率较低主要由于线上的产品结构以及平台费用、物流等费用较高,公司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电商毛利率。此外,公司将加大对新兴渠道,如零食量贩系统、会员店以及水果餐饮等的开拓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