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密集披露期,如何布局才能把握业绩窗口?
受访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中报披露期A股将以震荡整固为主。资金配置上,业绩确定性高的防御性品种仍是首选,同时逢低布局AI、半导体等政策支持方向以及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交易量缩减
7月14日,A股表现温和,沪指微涨,创业板指微跌,量能明显缩减,成交额缩至1.48万亿元。个股涨多跌少,3179只股票收红,市场赚钱效应仍在。
“权重股与成长股走势分化,市场在政策预期与资金博弈间寻找平衡。A股成交缩量表明,经历快速上涨后,资金进入观望期。市场主力资金正从高位题材股向政策确定性方向迁移。与此同时,中证1000指数涨幅显著弱于大盘股,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收敛。”格上基金研究员毕梦姌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板块轮动分化延续,机械设备、综合、公用事业、家用电器板块涨幅均超过1%。新时代、宝鼎科技、中核科技、绿田机械等10只机械设备个股涨停,其中长荣股份、德固特20cm涨停;建投能源、京运通、豫能控股、廊坊发展、华电辽能等6只公用事业个股涨停;帅丰电器、科沃斯、雪祺电气等家电个股涨停。
毕梦姌认为,机械设备板块走强,主要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及工程机械出口增长;公用事业板块上涨,则源于电力保供政策加码,国家能源局已明确夏季用电高峰的保障措施;家用电器回暖,与多地重启“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相关,尽管7月家电补贴额度紧张,但政策刺激效应仍在持续;石油石化板块表现坚挺,得益于国内炼化行业供给收缩及“三桶油”的高分红策略。

房地产、传媒、非银金融板块回落幅度超过1%,商贸零售、计算机板块也飘绿。不过,绿地控股、卧龙新能、市北高新等相关个股涨停。
对此,毕梦姌认为,房地产板块在7月10日政策刺激后冲高回落,市场对政策实际效果仍存疑虑;传媒、计算机等科技板块受北向资金流出拖累,且AI主题短期缺乏新催化;非银金融板块则因券商股业绩预喜后出现获利了结而回落。

同步磁阻电机、地热能概念涨幅均超过3%,减速器、熔盐储能、页岩气、机器人执行器概念涨幅均超过2%,磁悬浮概念、发电机概念、重组蛋白、天然气、人形机器人、微盘股涨幅也超过1%。个股来看,上纬新材开盘即20cm涨停,新时代、大丰实业涨停。

但虚拟机器人概念领跌,大智慧跌停,金证股份跌近7%。Web3.0、托育服务、智谱AI、短剧互动游戏、数字货币等概念跌幅均靠前。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A股延续结构性行情特征,主要股指呈现分化走势。尽管热点分散,但个股涨多跌少,显示市场仍保持一定活跃度。当前市场估值分化明显:沪深300等大盘蓝筹处于历史低位,中小盘成长股内部差异显著。资金正沿着三条主线配置:一是业绩确定性高的防御性品种,如高股息板块;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包括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科技成长赛道;三是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其中,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更容易获得资金集中配置。
“当前市场处于权重与题材良性轮动阶段,利于行情稳步向上。”三十三度资本基金经理程靓向记者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净、反内卷与央企市值管理等带来的估值修复;二是中报行情催化的AI 产业链、军工、有色、化工等;三是机器人、创新药等新兴产业催化。当前主要策略仍旧是从产业发展和业绩两个方面入手,包括AI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国产替代,以及稳定币、固态电池、国防军工等概念板块。
中报披露期如何投资布局
在鸿涵投资看来,上周五放量冲高回落后,指数方面已有休整的需求态势,预计本周大概率进入指数震荡整理、个股活跃的阶段。同时,今日券商股普遍回落调整,也显示多头力量需要休整。此前银行股连涨带动指数快速上行,短期难以再吸引大量场外资金抢筹。整体来看,当下仍处做多窗口初期,震荡后上行趋势未改,策略上逢低布局、保持高仓位即可。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的心理点位后,市场情绪有望延续上行。”星石投资对未来市场走势保持乐观态度,当前市场对于利好信息的反应较为积极,在宏观层面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多的资金转向牛市思维的背景下,市场多头力量较为强势。结构上看,当前主线并未显现,股市或继续保持轮动格局,各个板块均有机会。
名禹资产表示,当前财富效应和增量资金入市更加明显,但基本面数据依然偏弱,市场或是高位震荡、轮动分化。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速大概率高于全年目标,三季度政策发力情况还要观察。投资机会上,关注更多受益反内卷的行业,如光伏、汽车、建材、猪肉等;关注科技成长方向,如受益稳定币的金融科技、有产业趋势的AI等;关注稀土和贵金属,尤其是白银相关标的;关注中报预期较好的新消费、创新药、非银、军工等。
刘有华预计短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格局,三季度行情或呈渐进式演绎。在配置策略上,建议采取均衡布局:一是防御型投资者可关注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板块;二是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布局半导体、AI等科技成长方向;三是关注设备更新、国企改革等政策驱动主题机会。总体而言,业绩与政策共振的领域更具配置价值。
“短期来看,在中报验证下,市场大概率将震荡整固。”毕梦姌表示,中长期聚焦政策催化与产业趋势共振。持仓布局方面,建议均衡攻防配置。防御端可配置高股息资产,如公用事业、银行等;进攻端可以选择科技成长板块,如AI硬件、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