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来海尔集团入主后,工业机器人企业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002527.SZ)开启了定增融资计划。
日前,新时达方面发布公告称,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拟向控股股东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发行1.53亿股股票,募集资金12.19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融资实现获受理背后,新时达此前已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17亿元。不过,新时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万—23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处亏损状态。
背靠海尔集团“大树”,新时达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对此,新时达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海尔集团将与新时达共同加强工业自动化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全面掌控新一届董事会
在将新时达纳入麾下后,海尔集团正谋求进一步巩固实控人地位。
今年2月,新时达方面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纪德法变更为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实际控制人将由纪德法、刘丽萍、纪翌变更为海尔集团。6月26日,海尔集团方面对外宣布,已成功完成战略入股新时达的协议转让股份交割工作。
另据新时达公告,本次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安排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持有新时达10%股份和19.2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控制29.2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新时达方面表示,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成为新时达的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公司成为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
不仅如此,海尔集团也在新时达董事会层面实现了全面掌控。根据新时达7月17日公告,新时达第七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5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代表董事1名。
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展波、刘长文、王晔、张翠美等董事皆具有海尔系公司任职经历,如新时达新任董事长展波在2002年加入海尔集团,此后历任海尔集团欧洲区财务总监、海尔集团全球销售平台财务总监、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CFO、海尔集团CFO等职务。
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新时达方面表示,可巩固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地位,加强战略协同;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例如,在巩固实控人的控制地位方面,新时达方面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为218810226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83%。新时达方面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巩固公司控制权,同时保证了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稳定,夯实了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新时达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智慧电梯、伺服驱动、变频调速、机器人和工业控制器等产品。该公司创立于1995年,201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
新时达方面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万—230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1875.05万元。对于扭亏为盈的原因,新时达方面表示:“报告期内(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强化产品和方案竞争力,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提升。”
不过,上述业绩预告也显示,今年1—6月,新时达扣非净利润亏损1525.35万—1600.35万元,上年同期则亏损3232.34万元。
记者注意到,新时达曾在2022—2024年连亏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3.79亿元、-2.8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7.24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新时达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或与其电梯业务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此前收购业务“遗留问题”等密不可分。以亏损额度最大的2022年为例,新时达方面曾解释称:“公司产品电梯控制系统所属的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欠佳,电梯业务收入下滑。”
“受客观因素影响,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收缩、预期减弱,3C行业整体下滑,公司运动控制产品受到影响。”在解释2022年业绩亏损原因时,新时达方面还直言,“公司历年并购的子公司受上述原因影响,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市场变化等综合因素考虑,公司进行了商誉减值。”
在连续亏损之下,亦有投资者担心新时达或会被“ST”处理。曾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向新时达方面发问:“公司3年扣非和净利润亏损,按规定会不会ST?”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对于财务类强制退市的规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交易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新时达方面强调,“公司从2021年以来营收一直高于30亿元,不涉及触发上述财务指标退市的情形。”
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在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易主的背景下,新时达正加速实现与海尔集团的战略协同。
新时达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公司与海尔集团的协作已经逐步展开。新时达与海尔集团的合作是基于长远战略规划,旨在发挥各自优势,使得双方在技术上能够解决彼此的痛点,同时协同推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协同效应与共赢成果。”
“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硬件研发制造能力,能够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已经具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能力、IT层软件及解决方案的能力进行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云-边-端一体’的全栈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上述新时达负责人认为。
在当前热度持续攀升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新时达正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布局。
“未来,与所有产业周期一样,具身/人形机器人也将面临性价比大幅跃升而带动的整个产业发展。”在2024年年报中,新时达方面强调,硬件成本未来或被极致压缩,“脑”或者说控制系统是未来技术迭代的核心和载体。新时达方面认为,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据新时达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2025年,该公司拟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并拟在具身/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整机。不过,新时达在2024年年报中也坦言:“在报告期内尚未形成确认收入的订单,但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募集资金具体用于哪些项目、与海尔集团如何开展合作等问题,记者日前致电新时达证券部并向其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向领导汇报,但截至发稿未获进一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