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荣盛石化(002493)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84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86.29亿元,归母净利润6.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75.87亿元,总体经营状况保持稳健。
“回购注销+多轮增持”传递长期发展信心
今年7月18日,荣盛石化完成了第一期回购股份1.36亿股的注销,占本次注销前总股本的1.3440%,累计耗资达19.98亿元,近20亿元的股份注销规模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也较为罕见。
此前公告显示,2022至2024年,荣盛石化开展了三期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合计5.53亿股,占总股本的5.46%,回购总金额达69.88亿元,回购规模在A股市场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荣盛石化的控股股东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频频以“真金白银”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荣盛石化控股股东已连续实施两期增持,累计增持约16.93亿元。今年4月8日,公司控股股东再抛新一轮为期六个月的增持计划,拟增持公司股份10亿—20亿元,以此传递未来长期发展信心。
据悉,荣盛石化是国内石油化工民营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各类油品、化工品、聚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南经济圈等地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打造形成了聚酯、工程塑料、新能源、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五大产业链。
目前,荣盛石化是亚洲重要的聚酯、新能源材料、工程塑料和高附加值聚烯烃的生产商之一,拥有全球或全国排名前列的PX、PC、丁二烯、MMA、顺丁橡胶及丁苯橡胶等化工品产能。公司位居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榜第5位、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第6位、全球化工企业100强第8位。
“反内卷”提振行业景气度
荣盛石化大手笔实施回购注销以及增持的背后,除了多年积累下的产能布局、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作为底气,还有公司对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看好。
此前,产能过度投放叠加内外需变化,国内石化行业经营承压,“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但近一年来,国内“反内卷”风潮来袭,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紧接着,工信部宣布将针对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十大关键领域,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近期,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启动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工作。
面对这一轮“反内卷”浪潮,业内普遍反响积极。以荣盛石化为例,据其表示,公司多措并举,响应政策要求,包括优化投资结构,依托全球特大型炼化一体化优势,持续挖潜增效,通过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规避陷入“内卷式”竞争困境。此外,从今年7月起,在行业协会指导下,公司与其他聚酯瓶片头部企业联合减产,主动调减产能以缓解市场库存压力,稳定产品价格,推动行业供需关系恢复平衡。
与此同时,近年来,欧洲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高能源成本问题,制造业整体需求低迷,大量跨国企业纷纷关闭或退出产能,石化产能呈现加速退出趋势。因此,本轮国内“反内卷”若能对供给端形成较强约束,叠加海外石化增速放缓和退出,或能迎来国内外供给侧共振,石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向上周期。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化工行业处周期底部区域,估值低位,产能大规模投放已趋结束,多方政策陆续出台引导“反内卷”,叠加行业企业自发协同性减产等自律措施,行业景气有望进一步被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