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上半年主要业绩表现
•营收与业务收入: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3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21.61%。
•销量与毛利率:2025年半年度,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销量约680万只,毛利率18.56%,同比提高5.09%。主营业务收入与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阿凡达低碳车轮销量提升,其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驱动国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4%。国际市场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收入同比减少26.64%,对总体营收影响有限。
•净利润表现:2025年半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7万元,同比增长45.36%;扣非净利润约2,541万元,同比增长60.69%。因2024年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人开展少数股权融资有业绩承诺,公司计提4,740万元或有财务费用,影响了净利润。剔除该费用,2025年上半年实际净利润超7,700万元,同比增长273%,主要因阿凡达低碳车轮销量增加。
2、阿凡达低碳车轮业务分析
•毛利率提升原因:半年报显示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主因是2025年阿凡达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在公司总体营收中占比增加。阿凡达为高毛利产品,其占比提升拉高了零部件制造业务的毛利。
•产能建设进展:阿凡达产能建设按阶段推进:2024年底已建成500万只产能;2025年上半年,在阜阳、合肥、南宁、泰国新投建700万只产能,其中200万只通过旧产线改造,已于年中投产,其余5条新建产线预计四季度投产。2025年下半年可能在山东济南新增200万只产能,预计2025年底建成产能达1,200 - 1,500万只。此外,因订单需求增长,临时增加了部分产能建设并加快落地,年底建成产能至少可达1,300 - 1,500万只。长期规划方面,2026 - 2027年预计每年新增10条产线,每条产线产能约100万只。
•产能利用率说明:关于产能利用率,需纠正误解:2025年底建成产能预计为1,300 - 1,500万只(年初仅500万只),但实际有效产能利用率为100%(含换模具、维保等正常损耗)。产能建设是陆续投产的过程,因此建成产能与有效产能存在时间差。
3、客户合作与订单进展
•国内客户合作:在国内客户合作方面,公司与多家主流车企的合作持续深化。与比亚迪的合作上,2023年至2024年已获取十几款车型,合作份额从初期的15%-20%逐步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将覆盖20万以内车型的70%-80%。与奇瑞的合作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加深,今年上半年陆续新增七八款车型,因公司在合肥设有工厂的区位优势,双方已进入战略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阶段,近期正密集开发奇瑞车型,部分车型计划于三季度或四季度进入量产。与零跑的合作也在推进,已有新车型在开发,部分新车型已实现量产。此外,公司与吉利、长安的合作持续加深;理想、小鹏主动对接后,双方已有新项目进入开发阶段。
•海外客户与产能规划:海外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已与多个海外客户取得项目进展。特斯拉方面,去年12月和今年上半年各获取其1款国内主流车型项目,这两款车型的国内部分已由公司承接,今年下半年将进入量产。通用方面,今年已获取4个项目;现代、大众也有项目成功拿下,特斯拉海外项目有较大机会拿下。在海外产能布局上,受美国和欧洲反倾销措施影响,过去一年外销略有下滑。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加快海外产能建设,泰国工厂已接近完工,近期将进入生产阶段;欧美市场的产能规划也有新方案在推进,但尚未落地。
•订单与市占率目标:订单消化能力及市场目标方面,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可消化约3,000万支产品。从市场目标看,整个轮毂市场年需求约5亿只车轮,公司计划未来3 - 4年实现超10%的市占率,长远目标则是达到30%的头部龙头市占率,且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概率持续增大。
4、产品研发与业务替代规划
•阿凡达产品迭代:阿凡达产品已从第一代量产进入第二代量产。商用车方面,已实现25公斤产品量产;乘用车方面,第二代产品已开始大批量生产。公司推出新系列拓展覆盖范围:风行系列优化轮辐造型,提升美观度,面向乘用车市场,覆盖范围从原有中低端车型向中高端车型扩展,可覆盖30万以内车型,甚至更高价位车型。此外,公司正在开发赛博坦系列,该系列为镍钨合金与铝合金结合的新产品,性价比高,造型与铝合金产品一致,预计于2025年四季度推出。届时,乘用车市场将实现全系列覆盖,包括高端车型解决方案。
•传统业务替代计划:关于传统轮毂与阿凡达产品的替代关系,公司采取短期保留与长期替代的分阶段策略。短期来看,传统钢轮仍有需求,因阿凡达产品定位与传统钢轮有差异(乘用车领域主要替代铝合金应用车型,商用车领域从高端向下渗透),且阿凡达产能规模未完全满足需求,不急于全面替换传统产能,但部分富裕老产线已陆续改造为阿凡达产线。长期来看,阿凡达产品性价比优于传统钢轮和铝轮,将逐步替代传统钢轮。
5、财务费用与资产负债表分析
•或有财务费用影响:阿凡达子公司2024年进行股权融资,因存在业绩对赌和承诺,在资产负债表中,11.85亿资金计入负债;在利润表中,按年化8%预先计提财务成本。2025年上半年,因此额外承担4,740万元财务成本,但实际未支出。阿凡达利润的30%多属少数股东权益,现阶段因处于建设期,公司与投资人约定前几年不分红,资金用于循环建设新产能。未来计划在2027年左右(时间未最终确定)通过上市完成投资人股权退出,届时财务报表影响将调整。
•资产负债表异常:受阿凡达子公司股权融资特殊处理影响,公司资产负债表异常。原本11.85亿股权融资若正常计入资本金,负债率应从41%-42%降至30%多,但因业绩对赌计入负债,实际升至55%多。
6、新材料非车轮领域应用进展
•非车轮零部件研发:公司基于新材料强度高、成本低的特性,与主机厂客户在非车轮汽车零部件领域共同研发。部分零部件已完成研发验证,商用车底盘结构件(鞍座垫板、燃气罐支架、底盘横梁)及乘用车零部件已通过路试,原可进入量产。但因车轮产能紧张,为优先满足车轮需求,公司与客户协商后,将这些零部件的量产时间后延。
•机器人领域合作: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布局机器人领域,凭借材料、工艺及工程化、产业化能力,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与志远合作,用铌钨合金开发腿部连接件(原用钛合金),成本降、性能提升一倍,已通过检测,进入商务环节,计划下半年小批量及批量生产,同时开发其他配件。与智深科技合作开发四足机器狗腿部结构件,已送样,满足需求机会大。与路明机器人签战略合作协议,为其开发零部件,开放阿凡达产线场景,合作定制产线机器人,是下半年重点工作。未来可能与更多机器人公司合作,依托设备开发能力联合研发。
•材料研发拓展:公司拓展材料研发,除铌钨合金外,具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常规金属材料研发应用能力,延伸至复合材料领域。与中建彩新材料基金、哈博院、浙大开展联合研发,研究材料在车轮及机器人配件上的应用。探索改性塑料等新型材料,研究不同材料性能组合提升产品性价比。未来可能投资优质材料标的,完善材料布局,为车厂、机器人公司及两轮车企业提供高性价比方案。
Q&A
Q:半年报毛利率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续对毛利率有何展望?
A:毛利率提升主要因阿凡达轮毂产量大幅增长且营收占比提升,该产品为高毛利产品,拉动零部件制造业务毛利增长。产能方面,去年底建成500万只阿凡达轮毂产能;今年上半年在阜阳、合肥、南宁、泰国新投建700万支产能;下半年或在济南新建200万支产能,2025年底总产能预计达1200-1500万只;2026-2027年计划每年扩产约十条线。
Q:2025年底建成的阿凡达产品产能1,200-1,500万支,应如何理解其状态?
A:2025年底公司拥有的阿凡达产品产能为1,200-1,500万支,但当年实际有效产能低于该数值,因其中5条产线需至四季度投产并释放产能。
Q:2026年和2027年每年新增10条产线的计划是否会有调整?
A:2026年和2027年每年新增10条产线为原计划,实际可能因订单增长加速调整。当前订单增长主要源于客户合作深化:国内比亚迪、奇瑞、领跑、吉利、长安合作持续加深,理想、小鹏新增项目开发;海外通用、现代、大众及t客户等客户需求增长显著。为应对需求,公司加快产能建设:泰国工厂近期投产,欧美产能规划推进;富阳老产线改造完成,新增产线因订单紧张加速落地,2025年底建成产能预计达1300-1500万支。此外,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增长:阿凡达产品已迭代至第二代,新增风行系列及赛博坦系列,将实现乘用车全系列覆盖。今年产销目标800万支,上半年完成约300万支,下半年随新产能释放将加速。
Q:如何看待纯钢轮毂产能未来的规划?是维持现有规模还是将被阿凡达轮毂全面替代?
A:未来1-3年传统轮毂需求仍将存在,因阿凡达产能规模不足且产品定位与传统钢轮有差异:乘用车领域阿凡达主要替代原铝合金应用车型,商用车领域则从高端车型向下渗透,按轻量化及价位要求推进。中长期来看,阿凡达产品性价比优于钢轮和铝轮,将逐步替代传统钢轮。当前部分富裕老产线已陆续改造为阿凡达产线,但短期内不会急于全面替换现有老产能。
Q:公司已获得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等多个车型订单,投资者难以按车型拆分订单,是否有可持续更新的在手订单或全生命周期金额数据以帮助理解当前订单情况及加速建产线的原因?
A:在主要乘用车客户中,公司第一阶段目标是通过阿凡达产品覆盖A级车及部分B级车,优先进入市占率高的客户。产品适合批量大车型,可实现单车轮25%-35%的成本下降,A级车单车成本下降约400元。实际操作中,公司根据产能及客户需求逐步提升份额,例如比亚迪合作份额从15%-20%逐年提升,预计最终覆盖其20万以内车型的70%-80%,后续将拓展中高端车型。奇瑞因合肥工厂布局,双方已进入战略供应商合作阶段,公司正密集开发其车型,前期公告的定点多为奇瑞项目,部分项目计划三季度量产,部分四季度量产。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正加快产能建设及招工。
Q:结合2025年在手订单及产能,展望2026年、2027年或三年维度,产销量预计将达到何种量级?
A:当前在手订单及客户需求可支撑3,000万支产销量。前十大商用车客户中除东风外均已量产,特斯拉新能源商用车大部分已进入。目前通过价格策略控制量的释放,待规模提升后成本将低于普通钢轮。受当前产能限制,暂不降价,需求将逐步释放。
Q:今年年底预计建成1,300万条产能、实现800万条销量时,产能利用率约为70%,且明后年将加快产能建设的理解是否正确?
A:对产能利用率的理解存在偏差。由于产线处于陆续建设投产过程中,考虑换模具、维保等正常损耗后,有效产能利用率实际为100%。年底建成的产能预计为1,300万条,而年初产能仅500万条。
Q:半年度车轮业务毛利率19%,是否等同于阿凡达轮毂正常生产时的毛利率水平?
A:半年度车轮业务19%的毛利率为新老产品综合毛利率,上半年营收中新产品占比超过50%,但数量上老产品更多,因此该毛利率并非仅反映阿凡达轮毂正常生产时的水平。
Q:随着新产品量逐渐提升,公司毛利率是否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A:现阶段公司存在费用错配情况,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均在当期费用化处理。由于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过去几年产销保持倍增,今年在量产10个项目的同时开发20个新项目为明年做准备,相关开发成本及商务开发成本均于当期费用化,影响了当期利润率。
Q: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具体指什么?二季度该项目出现较大增量的原因是什么?
A:二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大增量主要源于少数股权融资后,公司为实现资金保值增值而购买的理财产品产生的理财收益,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相关收益计入投资收益。
Q:除基本车轮业务外,新材料在非车轮领域及机器人业务的当前进展与规划情况如何?
A:该材料具备高强度及低成本特性,在车轮领域已展现出优于传统钢轮、铝合金车轮的性价比。基于此特性,公司与主机厂合作研发其他零部件,部分已通过路试具备量产条件,但因当前车轮产能优先保障,量产计划延后。产品在商用车底盘结构件及乘用车零部件的应用可行性已验证。过去一年多公司探索材料在其他行业的应用,自去年下半年起重点布局机器人、无人机领域。基于机器人行业市场潜力大、与汽车行业协同性强及公司材料、工艺、工程化优势,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与志远合作开发腿部连接件;与北京智深科技合作开发腿部结构件,已送样;与路明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9号公司在两轮车及服务机器人配件领域联合研发。未来阿凡达产线及新产能建设所需机器人或开展联合研发。
Q: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的是否为阿凡达产品?客户选择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当前公司在机器人领域主要使用以铌钨合金为主的新材料,而非阿凡达产品。客户选择合作的核心原因在于该材料具备高强度、低成本特性,同等重量下可提升结构件强度、使用寿命及承载性,且成本低于原有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性能提升与降本双重价值。同时,公司持续拓展材料研发范围,涵盖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常规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并通过与中建彩新材料基金、哈博院、浙大等机构的联合研发,推进新材料在车轮、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未来计划通过投资布局新材料标的,进一步提升为车企、机器人公司及两轮车企业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能力。
Q:提及研究铝、钛、镁合金等常规材料,具体是指自行生产这些材料,还是研究铌钨合金与这些材料的结合应用?
A:金固区别于多数零配件企业,过去十几年建立了材料开发能力,可根据客户需求综合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开发高性价比产品。材料研发团队能力已扩展至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各类钢材,目标是通过材料特性组合提升产品性能。目前不自行开发新铝合金,而是研究现有材料特性组合,例如新推出的赛博坦系列即为铌钨合金与标准化铝合金的结合应用。同时探索碳纤维、玻璃纤维、改性塑料等复合材料,结合其强度、延展性、可焊性等多维度性能,通过综合设计提升产品性价比,考验研发和工程能力。团队正推进横向应用,探索新领域综合材料解决方案,部分机器人领域合作在推进中但尚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