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通拟以3.62亿元收购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鸟物流”)100%的股权。据了解,丹鸟物流是菜鸟国内快递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那么,为何申通会看上丹鸟物流?菜鸟又暗藏哪些心思?
一场共赢交易
申通与菜鸟再次有了新的交集。从申通近日发布的公告来看,这场收购主要是由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收购从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持有丹鸟物流的100%股权,交易对价为3.62亿元。
据了解,2019年5月,物流品牌“丹鸟”正式亮相,以自营仓配一体化模式服务于天猫、天猫超市、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当日达、次日达等时效性强的配送产品。到了2023年6月,菜鸟推出菜鸟速递,整合了丹鸟原有的品质快递服务。可以想见,丹鸟无论是商家品牌资源,还是送货上门服务口碑沉淀,这些稀缺性能力于申通而言都是巨大吸引力。
从丹鸟现有资源来看,丹鸟物流运营着59个分拨中心、超2600家网点。在2024年和2025年1—4月,日均处理超400万票高单价订单,营收分别为123.51亿元及29.65亿元。申通认为,收购丹鸟有望加快品质快递网络体系的铺设,可抓住在区域配送、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场景的机会。
于菜鸟而言,出售丹鸟有着更深层的布局考量。一方面,国内快递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丹鸟起网时间较短,业务量尚在爬坡增长阶段,如果与社会化网络型快递公司融合,或能激发出增长潜能。另一方面,菜鸟可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在核心业务上,即菜鸟跨境物流、海外快递、全球供应链、物流科技等。
“此次转让的丹鸟物流在菜鸟整体业务中占比不大,此举也契合菜鸟主动战略聚焦、推动核心业务加速发展的大方向。”一位接近菜鸟的知情人士认为,阿里近两年以来一直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在此背景下,菜鸟过去一年明确了“国际物流+科技”的战略定位,并全力推动市场化发展。
聚焦国际业务
菜鸟向海外瞄准火力,是基于全球供应链和跨境物流领域正在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今年7月,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增长4.7%。
出海的中国企业数量也在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6成。
这意味着国际物流还有可观的增长空间,跨境电商商家在全球供应链和海外本地配送的需求还会继续攀升,菜鸟显然不想错过这个风口。更为关键的是,国际物流虽然市场庞大,但资源较为分散,物流链条长且复杂,商家们不得不依靠多地货代和区域性物流网络,除了付出较多运费成本,跨境运输链路在抗风险灵活性、信息流通即时性等表现上也差强人意。
近年来,在强劲的商流带动下,不少国内物流商开始盯上跨境物流服务,并加速在当地落地仓库、网点、分拨中心等网络设施,同时开通中国至多国家的直飞航线。以菜鸟为例,菜鸟跨境包裹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设了18个海外分拨中心,拥有超过300万平方米跨境物流仓库,每年处理跨境包裹总量超过15亿件,服务商家及品牌超10万个。
出海业务能做到如此规模,菜鸟在数年间也付出了巨大心血。当国内快递公司还在价格泥潭中挣扎,菜鸟早已洞察海外物流市场的机遇,毕竟国际业务客单价高、利润更高,同时科技能力的边际效应也能更好地发挥。除了完善本地市场的仓网和末端建设,菜鸟已早早占据了跨境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例如2021年菜鸟落地的香港ehub由于毗邻香港国际机场,能4小时高效覆盖亚太核心市场,支撑高时效品类“72小时达”全球服务。
抢占效率高地
众所周知,建设国际物流网络是一项超大型的长期工程,有着较高的竞争壁垒。企业仅凭资本投入远远不够,扎实的本土化基建、持续的商流支撑、坚实的技术研发能力等都是物流企业出海的必备条件。而菜鸟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既有电商和科技基因,又有全球视野的物流企业。
因此,当出海东南亚等市场时,菜鸟丰富的中国电商物流经验是其扩张的底气。位于吉隆坡附近,菜鸟运营着面积2.2万平方米的马来西亚自营仓,仓储量高达上百万,主要服务于潮玩、日化等头部品牌,国内商家占了半数。据了解,该仓库配备流水线、旋转梯等基本自动化设施,可保障商品在48小时内出入库。
菜鸟亚太供应链运营中台负责人王成认为,马来西亚自营仓能吸引商家合作一方面是交通便利,链接巴生港口及吉隆坡核心区域,且有本地化团队支持,另一方面则是菜鸟在国内沉淀了合作口碑,国内商家出海时会比较信任。
菜鸟有能力替商家打通国际物流全链路,得益于物流科技的全方位运用。今年6月,菜鸟香港ehub实现RFID(射频识别技术)全场景覆盖,货物处理时效较传统货运中心再提升30%。简而言之,当一个跨境小包在菜鸟东莞沙田分拨中心贴上RFID标签并完成分拣后,通过香港ehub运输至海外消费者手中,客户可随时在菜鸟系统中查看包裹流向。
除此之外,菜鸟香港eHub智慧货运中心运营总监孔庆堂还提及,RFID技术不仅能帮助工作人员随时定位货物位置,省去人员扫描的人力成本,还能为商家和公司沉淀数据,做一些规划分析。
包括2024年9月开启运营的东莞沙田分拨中心,菜鸟也投用了快递领域先进的单件分离六面扫高速安检设备,可实现实现超6000单/小时的安检效率。基于仓内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管理系统升级,分拨中心的总时效提升了20%。
接下来,菜鸟国际供应链各个环节将继续提效降本。据了解,菜鸟马来西亚自营仓还会试水指环扫描技术和分拣筐自动跟随技术,进一步提升仓内效率。而香港eHub也将投入自动化设备挑战6小时全流程出库是否有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