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8月22日,晶澳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亿元。分季度看,相较于一季度,二季度亏损幅度明显收窄,环比减亏超40%,毛利率改善明显。
报告显示,作为全球少数实现硅片、电池、组件全链条自主生产的企业,晶澳通过内部协同降低成本,同时依托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公开数据显示,晶澳科技费用控制能力显著,多年来居于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分别仅为6.59%、7.84%。2025年上半年,关键费用指标呈现双降态势,晶澳科技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3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82%,二季度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至5.23%,环比下降2.61个百分点。“节流”与“开源”的结合,使得晶澳在目前行业形势下能够保持相对稳健。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充沛的现金周转如同维系企业生存的血液。根据财报显示,晶澳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三个季度明显改善,2025年二季度单季净流入达37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度末,该数据超45亿元。连续的现金流改善,显示了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高效,也反映了其有效控制了成本和支出。值得注意的是,晶澳科技已连续15年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一定程度上为应对行业波动提供了充足“弹药”,充分展现出公司在资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上的卓越能力。
此外,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晶澳科技货币资金达260.75亿元,现金储备的增厚,可以帮助晶澳科技建立起丰厚的资金安全垫,避免出现掣肘情形,更从容应对目前的行业困境,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光伏底部信号已现,随着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和市场自我调节,有望为光伏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的三重利好,从而迎来基本面的困境反转。
晶澳科技表示,产业链盈利回归理性,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向具备资金、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倾斜。对于现金储备充足、融资渠道畅通的晶澳科技而言,这为其在行业整合期获取优质资源创造了条件。同时,对高效组件的集中采购也显示出央企对技术升级的支持,标志着光伏市场从“低价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同时也为公司发展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