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达实智能(002421)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磅计划减持不超过3041.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董事、总经理苏俊锋计划减持不超过196.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据悉,苏俊锋刚于9月2日从公司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
今年上半年,达实智能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900.70%。就在一周前,达实智能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此表示:“这仅是短期波动,让我们一起期待公司转型成功的那一天。”管理层还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
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使用需求”
公告显示,此次减持公告披露前,刘磅直接持有达实智能5.74%股份。同时,刘磅通过昌都市达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昌都达实”)控制达实智能12.78%股份。通过昌都达实及直接持股,刘磅共控制达实智能18.52%股份。

苏俊锋持有达实智能0.37%股份。资料显示,苏俊锋在达实智能颇有资历,其1996年进入达实智能,并在今年9月2日高层换届中,从副总经理被聘任为总经理。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其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六个月内,每年度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这意味着,刘磅、苏俊锋均拟顶格减持。

公开资料显示,达实智能股价在2025年2月开始迎来一波上涨,股价从1月27日的3.21元/股,最高上涨至3月12日的4.38元/股,随后即整体呈现下滑趋势。9月11日,公司股价跌0.57%,报3.48元/股。
这一股价表现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在近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到“公司股价长期低迷,对公司和投资者构成了最大的伤害”。对此,达实智能管理层回复称,“我们坚信,持续在行业源头的技术和产品方面进行投入和创新,这些努力最终会在我们的市值和股价中得到体现”。
这些努力何时在达实智能的市值和股价中体现仍是未知数,但年内公司高管已经两次抛出减持计划。
2025年2月,包括苏俊锋在内的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一众高管拟“集体”减持,后在2025年5月,以“结合市场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为由,决定提前终止该次减持计划。
对于刘磅、苏俊锋此次拟减持的原因,9月11日,达实智能证券部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据东财Choice,昌都达实累计质押达实智能股份占其持股28.44%;刘磅累计质押达实智能股份占其持股45.79%。

2025年营收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2025年,是达实智能创业30周年,也是公司所制定三年“健康成长期”规划的第一年。然而,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扭盈为亏”,净利润亏损超8800万元,这无疑是对公司规划的一记“重拳”。
达实智能还有悬而未决的“定时炸弹”——另有预计超3亿元的全年净利润亏损,尚未“入账”。
6月18日,达实智能公告,公司拟终止洪泽区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PPP项目,并将持有的江苏洪泽湖达实智慧医养有限公司69.7673%股权以1.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江苏洪泽湖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债务重组,将公司对洪泽湖达实合计2.05亿元债权以4788万元回收。
本次交易预计对公司当期利润总额影响为-3.09亿元,增加公司现金约2.13亿元,减少公司负债约10.55亿元,解除银行担保责任约8.17亿元。
该3亿多元的利润损失,并未反映到达实智能的上半年“成绩单”中。公司证券部曾回复记者称,“预计三季报会计入这3亿元的利润亏损”。
达实智能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还称,基于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以及已公告的洪泽项目处置,2025年实现盈利的压力较大。同时,鉴于上半年的签约数据,2025年实现收入增长同样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