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8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突发事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应急机制建设,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迅速、科学、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应急处理制度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指导、监督并落实应急处理制度。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
第二章 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 公司本制度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公司无法继续开展生产经营,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各类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一)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如生产、交通等各类人身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事故、职业危害等;
(四)公司合规经营事件,如行政处罚、重大违规违法事件、重大法律纠纷等;
(五)公司财产安全事件,如资金安全、财务政策安全、税务安全、商标及
知识产权安全事件等;
(六)公司信用事件,如客户重大投诉事件、投资者诉讼事件、媒体新闻报道事件、产品质量事件等。
第三章 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 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处置工作,公司董事长任组长,常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发生突发事件时,若组长不能或无法履行职责时,可授权副组长或其指定一名其他小组成员代行其职责。
第七条 应急领导小组是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就有关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主要职责包括:
(一)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二)决定是否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处理应急事件;
(三)确定应急处理方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四)拟定统一的对外说明或舆论回应口径;
(五)保持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有效联系和衔接;
(六)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应急领导小组应当指定专人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跟踪、汇总和整理,第一时间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状况和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详细信息,如有需要,同步配合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部的相关信息披露工作。
第四章 预警和预防机制
第九条 公司应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监测结果及突发事件预控的程度对突发事件进行确认。
第十条 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应定期自查及汇报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及时提示、提前控制。
第十一条 各部门负责人应保持对各类事件的日常敏感度,持续监测公司生
产经营情况的变化趋势,收集整理并及时汇报可能威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信息,并对其转化为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危害度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报送、报告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第十三条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公司预警信息的传递主要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向所属业务板块负责人进行汇报,然后由业务板块负责人协同责任部门/责任人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调查,确定有可能导致或转化为突发事件的信息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提出启动应急处理的建议。
第十四条 当预警信息经公司董事会秘书判断为需披露的信息后,则应及时按照有关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进行披露。
第五章 应急处理程序
第十五条 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件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一小时内,现场责任人应第一时间报告至直属领导、分子公司负责人、所属业务板块负责人及人力行政中心,所属业务板块负责人甄别后……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