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防务在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均拥有丰富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体系,以下是具体分类说明:
一、民用航空领域
硬件产品
1. 机场鸟情/无人机探测与反制一体化系统
低慢小目标探测预警雷达:X波段四面有源相控阵三坐标雷达(如J31/J32产品),探测距离分别达12km和9km,支持全天候监测飞鸟、无人机等低空目标,集成AI算法辅助目标分类识别。
光电探测设备:采用双频谱(可见光+红外)探测模块,红外探测距离2.5公里,可见光3公里,分辨率达1920×1080,用于机场周界防护。
驱鸟设备:包括定向强声(145dB)、超声波(覆盖50米)和激光(500米)等多种形式,满足多样化驱鸟需求。
定向电子干扰设备:干扰无人机卫星导航、遥控和图传信号,有效距离>3km,频段覆盖0.9-5.8GHz。
无人机空中警察:网捕型无人机,支持卫星/视觉/磁性导航,可拦截1km高度内的入侵无人机,配备双分辨率摄像头(3840×2160/1920×1080)。
2. 机场FOD(外来物)探测系统
边灯式FOD探测雷达:国内首个商用化的92GHz毫米波雷达,可检测厘米级异物,针对雨雪天气优化算法,适用于大中小型机场。
车载型FOD探测系统:采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搭载于车辆行进中实现厘米级成像,车速可达80km/h,虚警率低且成本可控。
3.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
RGS9001系列:支持BDS、GPS等全球主流卫星导航系统,可模拟双用户场景和干扰信号,用于民航导航终端的测试验证。
软件产品
1. AI目标识别算法:集成于雷达系统中,辅助区分飞鸟、无人机等目标,提升探测精度。
2. 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
鸟情数据统计分析平台:提供日/周/月/年鸟情报告,辅助机场生态治理。
FOD告警与处置系统:实时生成FOD位置高清照片并触发告警,联动机场运维流程。
3. 导航信号模拟软件:RGS9001系列配套软件,支持复杂场景仿真,帮助验证导航终端性能。
二、军用航空领域
硬件产品
1. 机载雷达系统
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200公里,适配歼-10C等主力战机,支持超视距空战,市占率超60%。
W波段(94GHz)侦查雷达:探测精度0.1米,列装攻击-11无人机,用于战场监视和目标定位。
2. 弹载与制导系统
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固态发射机:单机价值300万元,适配歼-20A内置弹舱,市占率超75%。
雷达导引头:完成某型号定型,用于精确制导武器,2018年交付30余套,产值3000万元。
3. 电子对抗与侦察设备
圆柱形相控阵探鸟雷达:S波段三坐标雷达,用于低空目标监测,可适配车载或固定平台。
通用目标模拟器:模拟雷达目标回波特性,支持便携式部署,用于训练和测试。
软件产品
1. 软件化综合信息处理平台(RacoSDK):基于开放式架构,支持雷达/电子战系统的快速开发与集成,兼容飞腾CPU和DSP异构平台,适用于军用雷达和电子对抗场景。
2. 飞行控制系统:用于无人机侦察平台,集成导航、姿态控制和任务规划功能。
3. 测控数据链系统: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的实时数据传输与指令交互,支持抗干扰通信。
4. 存储管理系统软件:国产化自主可控,支持军用级数据加密和安全存储,适配加固存储阵列。
三、技术特点与应用案例
1. 技术:
毫米波雷达技术同时应用于民用FOD探测和军用导弹制导,实现技术复用。
无人机防御系统已形成业务收入,应用于大兴机场、天府机场等枢纽。
2. 前沿技术布局:
量子纠缠信号中继技术:用于分布式雷达防御网,提升探测精度和抗毁能力。
国产化自主可控:存储控制器、RacoSDK等软件均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适配飞腾、龙芯等国产芯片。
3. 重大项目落地:
中标西部战区高原雷达网升级项目(21亿元),部署KLJ-7A等雷达系统,提升边境防空能力。
鸟情探驱管一体化系统在大兴机场、天府机场实现常态化运行,降低鸟击风险。
四、总结
雷科防务通过“雷达+光电+数据处理”的技术融合,在民用航空领域构建了覆盖机场安全、导航测试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在军用航空领域则提供高性能雷达、制导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其软件产品以AI算法、快速开发平台和国产化系统为核心,支撑硬件效能最大化。未来,随着低空经济和国防信息化需求的增长,公司在航空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