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坝与边坡高精度形变监测
水电站大坝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下游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传统人工监测方法存在效率低、风险高、数据不连续等缺陷。雷科防务将雷达监测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构建了一套多维度、高精度的大坝安全监测体系,为雅江水电站提供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保障。
-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雷科防务研发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 系统搭载于遥感卫星,可定期获取雅江大坝及库区高分辨率影像。公司创新开发的星上实时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首个光学卫星和SAR卫星在轨实时处理器),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时效性,使大坝形变监测周期从传统月度级缩短至天级。该系统可穿透云层获取数据,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特别适合多雨的雅江流域环境。
- 毫米级监测能力:雷科防务的边坡雷达技术可精确捕捉大坝表面微小位移。在坝体关键位置布设的反射器配合地基雷达系统,可实现0.1毫米级的形变监测精度,远高于传统测量方法。系统通过建立坝体位移速率阈值模型,能够在肉眼不可见的早期阶段识别坝体渗流、材料老化或基础沉降等隐患。
- 三维可视化与数据分析:系统集成的三维GIS平台和边缘计算能力,可将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生成坝体三维形变热力图,直观展示结构健康状况。在雅江水电工程中,这一技术可帮助工程师精准定位坝体应力集中区域,优化加固方案。历史数据表明,此类系统可减少30%以上的计划性维护成本,避免突发性结构事故。
*表:雷科防务形变监测系统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 应用场景 | 监测精度 | 覆盖范围 | 预警提前量 | 部署案例 |
|------------|------------|------------|--------------|------------|
| 库区边坡监测 | 0.1mm级位移 | 单台覆盖13.9万㎡ | 平均3小时 | 宝兴河堰塞湖抢险 |
| 大坝表面监测 | 亚毫米级 | 全坝面覆盖 | 持续实时 | 多个大型水电站 |
| 库区地质评估 | 厘米级地表位移 | 数十平方公里 | 中长期趋势分析 | 10余省市矿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