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沿着普及、进化、分工、重构和分化这五个趋势加速发展。
朱德永指出,以GPU为代表的算力成本在未来五到十年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特别是国产算力的崛起,必然会促使大模型的使用门槛持续降低。随着算法的进化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头部大模型参数规模的上限将不断提高,用于特定领域学习、推理和研究的超级大脑有望出现。
分工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朱德永称,AI基础算法研究和AI应用之间的分工愈发显著。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以及对研发目标的高度专注,可能集中于行业领先的少数企业和开源项目;而AI应用落地则需要具备洞察多样化需求、积累专有数据、进行产品设计与商业销售的综合能力。
现有软硬件的能力边界、系统架构、交互方式乃至设计模式都面临重构。大量传统软硬件需要升级或替换。朱德永表示,具身智能需要制定类似电脑、手机的软硬件架构标准。统一硬件接口标准与操作系统,有利于开放具身应用,形成一个规模超越苹果、安卓应用市场的机器人软件市场。
汉王科技此前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采用“沿途下蛋”的发展策略,从产业化相对较快的仿生智能切入,逐步推进商业化。公司是全球首家将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企业,其仿生扑翼飞行器作为具身智能代表入选2025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的仿生智能狗融合了视觉、听觉等多模态感知模块与高性能运动系统,具备语音识别、路径规划、障碍避让、地形适应等能力,主要面向安防巡检场景,预计到年底推出可商用化产品。
公司从源头技术出发,运用AI方式模仿人类及动物嗅觉蛋白的工作原理,实现生物嗅觉识别的数字化。该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电子鼻在分子识别、混合气体处理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痛点,处于国内外前沿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新一代仿生嗅觉细胞传感器在响应强度、响应速度及稳定性三大核心指标上全面提升;推出第二代通用AINose嗅觉分析仪,并构建AINose嗅觉识别模型及其算法,加速向以酒类为核心的轻工业品质控制以及医疗检测等细分应用场景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