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陈家运北京报道
7月21日晚间,同德化工(002360.SZ)发布公告称,因与青岛华通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通融资”)的合同纠纷,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同德科创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德科创”)部分银行账户被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冻结。
同德化工证券部一位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本次冻结目前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但会对资金运转形成压力。该人士称,公司已经和华通融资进行协商沟通,希望能延期还款解除资金冻结问题。
合同纠纷
同德化工主要从事民用爆破品的生产、销售等业务。
根据7月21日公告,此次被冻结的银行账户共计4个,包括同德化工建设银行河曲支行基本账户及同德科创中国银行河曲支行基本账户等,涉及冻结金额为87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同德化工尚未收到法院正式法律文书、通知或其他信息。公告显示,本次4个账户被冻结余额为1091.93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5%,占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的5.82%。
同德化工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未因本次银行账户冻结事项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后续也将密切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同德化工近期第二起账户被冻结事件。
5月23日,同德化工公告披露,因与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冻结了同德化工及同德科创的基本银行账户,涉及冻结金额3224.078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实际被冻结资金1170.8万元,占同德化工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8%,占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的6.24%。彼时,同德化工方面称,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正向流入,具备良好现金流保障,日常资金结算及安排正常有序,但资金冻结仍给公司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
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从资金链角度来看,银行账户冻结首当其冲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更为关键的是,此类涉诉及账户冻结记录将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风险的评估,可能导致同德化工后续融资面临更高的门槛、更严格的审查和更高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剧其资金链压力。
上述同德化工证券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5月份资金冻结事件后,公司在银行贷款方面确实感受到压力,也会遇到银行“抽贷”及其他问题。不过,公司已经积极沟通,寻求妥善解决相关合同纠纷。
业绩下滑
回顾同德化工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可谓跌宕起伏。
凭借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区域内丰富的煤产区以及铝土矿、铁矿资源为民爆产品创造了旺盛需求。自上市以来,同德化工业绩整体较为稳定,净利润常年维持在1亿元以上。
2023年,同德化工迎来业绩高光时刻,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138.10%,创上市以来新高。该增长主要得益于同德化工转让全资子公司广灵同德100%股权及同蒙化工100%股权获得的大额投资收益 。
然而,高增长态势未能延续。同德化工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45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9.64亿元,同比下滑4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从2023年的盈利4.38亿元转为亏损7198.69万元。同德化工方面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业务所在区域原煤产量同比下降明显,导致民爆炸药产品销售量及爆破业务量显著下滑。
2025年上半年,同德化工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50万至950万元,同比骤降79.24%至85.79%。其将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业务所在区域的原煤产量下滑导致火工品需求萎缩;电力业务因原料瓦斯供应受限,导致产能利用不足,亏损1147万元;将PBAT项目相关借款利息1574.76万元费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