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SZ002340)$ 综合当前权威信息,格林美的主要科技布局、合作与发展优势集中在以下 “七大核心赛道” 上,构成了其在全球新能源与循环经济领域的竞争壁垒:
一、固态电池材料:
下一代电池的“核心食材”超高镍前驱体:全球首条超高镍(Ni≥93%)前驱体量产线,适配固态电池,已小批量供货。
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第二代技术实现量产,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富锂锰基材料:提前布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储备领先行业。
二、动力电池回收:全球第一的“城市矿山”网络回收规模:2024年回收量占全国18%,稳居行业第一,合作车企超280家(特斯拉、比亚迪等)。
技术壁垒:“定向循环”技术使钴镍锰分离纯度达99.99%,成本比矿产冶炼低30%,获欧盟认证。
全球化布局:中国五大基地+韩国浦项+德国工厂,2027年欧洲产能翻倍,锁定大众、宝马订单。
三、资源自给:镍钴原料的“战略护城河”印尼镍矿:控股15万吨年产能,2025年Q1镍金属产销超2.5万吨,成本优势显著。城市矿山:通过回收体系每年提取钴镍超3万吨,占原料需求的60%以上,对冲价格波动。
四、高端制造:三元前驱体全球前三出货量:2024年三元前驱体销量18.9万吨,全球前三,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三星SDI、LG化学。技术迭代:无钴、四元、核壳结构材料全面突破,磁性异物控制达2ppb以下(行业顶尖)。
五、政策红利:双碳与以旧换新的“最大受益者”设备更新:国家3000亿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汽车拆解业务,2024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增133%。
标准制定:主导6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建立电池回收溯源系统,淘汰小作坊乱象。碳交易:每回收1吨电池减少70%碳排放,未来可参与碳汇交易,创造新增利润点。
总结:格林美的“不可替代性”技术纵深:从回收→原料→材料→电池的闭环技术链。规模壁垒:全球唯一同时拥有“矿山资源+回收网络+高端制造”的企业。政策卡位:提前绑定全球主流车企、电池厂,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未来3年,动力电池报废潮(2030年市场规模1400亿)和固态电池商业化将双重催化,格林美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台积电”。
六、已布局稀土回收。
1. 技术储备已掌握永磁材料拆解回收与稀土氧化物湿法回收合成工艺。设立“稀贵稀土稀散工程试验中心”,覆盖稀土、镓、锗、铟等20余种关键金属。
2. 实际业务稀土回收已纳入循环再造体系,但尚未公布具体产量数据。公司明确将稀土列为未来重点回收的25种稀缺资源之一,目标单项占中国供应量10%以上。
3. 未涉及稀土矿权目前无稀土矿山投资或开采业务,聚焦回收端而非资源端。
战略定位:稀土是“三稀循环产业链”一环“三稀”战略:稀有(锂钴镍)、稀贵(金银)、稀散稀土(镓锗铟稀土)。协同效应:依托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从废旧电机、磁材中提取稀土,与镍钴锂回收形成闭环。
结论:属于潜在增长点,但非当前主业短期:稀土回收体量小,对业绩影响有限。长期:若技术产业化落地,可受益于政策(如稀土回收补贴)与资源战略价值提升。
七、国际合作:
截至今天(2025-08-28),格林美在印尼与主权基金的合作可以归纳为“三大项目、两条主线、一个平台”。
一、三大项目(最新签约+在建+已投运)1. 新签 Danantara 主权基金项目(今天官宣) • 合作方:印尼主权财富基金 Danantara(2025 年可动用 83 亿美元投资额度)。
• 规模:新建年产 6.6 万吨 MHP(混合氢氧化镍沉淀物)的高压酸浸(HPAL)冶炼厂,总投资约 14.2 亿美元,目标净零碳排放。
• 意义:Danantara 首次涉足镍行业,项目被官方定性为“绿色工业园区”旗舰工程。
2. 青美邦 QMB 一、二期(已投运+刚扩产) • 股权:格林美控股 63%,其余股东包括 CATL(邦普)、青山(IMIP)、韩国 ECOPRO、日本坂和兴业。
• 产能:一期 4 万金吨镍/年满产;二期 2.5 万金吨镍/年于 2024-09-10 正式开通,总产能已升至 6.5 万金吨镍/年。
3. 淡水河谷印尼(PTVI)HPAL 项目(已签协议,2024-11 公告) • 合作方:淡水河谷印尼公司(Vale Indonesia)。
• 规模:再建 6.6 万金吨镍/年 HPAL 工厂,总投资上限 14.2 亿美元,同样定位于绿色镍资源园区。
二、两条合作主线
1. “主权基金+中国企业”——以 Danantara 为代表,首次引入国家级资本,直接锁定 14.2 亿美元大单。
2. “产业龙头+资源方”——与 Vale、ECOPRO、青山、CATL 等上下游巨头合资,形成“矿山-HPAL-前驱体-正极”闭环。
三、一个平台:印尼“绿色镍资源高科技园区” • 格林美累计已在印尼投资 37 亿美元,建成 15 万金吨镍/年的 HPAL 总产能(含控股、参股项目)。
• 园区同时配套 5 万吨/年三元前驱体产线(2024-10 投产),实现“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全产业链落地。
• 通过“印尼政府-格林美-中南大学”联合培养计划,未来 5 年将为印尼培养 1 万名技术工匠,夯实本地化运营。
结论:格林美在印尼的镍资源布局已从“企业级项目”升级为“国家级合作”。Danantara 主权基金的加入,不仅带来低成本的长期资本,也标志着印尼政府把格林美视为其新能源镍产业的核心战略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