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川发龙蟒的高管减持行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让众多中小投资者心中疑云密布,怒火中烧。
我们向来尊重每一位高管对个人财务的自主安排,然而,此次减持的时机实在令人费解。在股价处于低位,且公司新能源布局正处于关键的攻坚期,他们却选择集体减持。要知道,股价低位时,本应是稳定军心,吸引投资者共同为公司长远发展助力的时刻,而此时的减持行为,无疑给市场传递出一种消极的信号,仿佛公司前景并不被内部人士看好。
公司公告声称是为了“聚焦主业发展”,但如果真是如此,为何不能从稳定市场信心的角度出发,考虑延期减持呢?稳定的股价、良好的市场信心,对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至关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高管们的减持,让中小投资者不禁想问,所谓的“聚焦主业发展”,究竟是真心为公司未来着想,还是仅仅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回顾2023年,股价遭遇腰斩,投资者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期待着公司管理层能够有所作为,力挽狂澜。然而,高管们却在这个时候减持,无疑是在投资者的伤口上撒盐。到了2025年,公司业绩好不容易有所好转,本以为曙光已现,可高管们依旧继续减持。这种“无论涨跌都要卖”的逻辑,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中小投资者一直秉持着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信念,将真金白银投入其中,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公司一直强调的“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承诺,在这一次次的减持行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再看看同行标杆,高管增持的举动往往能提振市场信心,赢得投资者的赞誉与支持。而川发龙蟒的高管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减持。这种行为,正在一点点地消耗股东们对公司的信任。信任,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是无比珍贵的无形资产,一旦失去,想要重新建立,谈何容易。
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似乎也毫无作为。任由高管减持行为对股价造成冲击,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稳定股价、安抚投资者。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公司的融资能力、市场形象,更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川发龙蟒如此漠视市值管理,实在是让投资者心寒。
希望川发龙蟒的高管们能够正视投资者的诉求,认真反思自身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价,重拾投资者的信任。否则,长此以往,公司将失去投资者的支持,在资本市场的道路上,恐怕会越走越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