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那两句看似平常的广告语——“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没想到竟像一块石头投入湖面,在白酒行业激起层层涟漪。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谋些人连日来堪称“破防”的反应:从密集发声到全网对今世缘的舆论反击,种种迹象都在印证,这两句看似温和的话语,恰恰戳中了谋些人的痛处。
说他们破防,并非空穴来风。事件发酵后短短几天,网络上针对今世缘的黑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质疑酒质到攻击营销策略,甚至翻出陈年旧事大做文章,黑文不下20篇,黑评更是铺天盖地,精准度和密集度都透着明显的组织性。这种近乎“饱和式攻击”的舆论反击,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应激反应——如果真的底气十足,何必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回应两句并无指名道姓的广告语?今世缘直指“好喝才是王道”的宣传,直击消费者对白酒最朴素的判断标准,这或许才是让他们难以淡定的关键。
再看网络上所谓“针对洋河的黑评”,大多是零散的个人体验分享,既无证据指向今世缘,更像是市场对任何品牌都会存在的正常反馈。甚至有声音猜测,部分对洋河口感的负面评价,可能与市场上泛滥的假酒有关——毕竟洋河作为热销品牌,仿冒品一直是行业顽疾,这显然不该归咎于同行竞争。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针对今世缘的黑评不仅数量激增,还带着明显的话术共性,比如刻意放大局部市场的个别反馈,或用断章取义的检测数据误导舆论,这种“有组织的黑”很难让人相信是自发形成的。
平心而论,今世缘的两句广告语本身并无不妥。“好喝才是王道”道出了白酒消费的本质——无论包装多精美、概念多花哨,最终能留住消费者的还是口感;“好酒大家一起喝”则打破了“圈层营销”的局限,传递出更普世的分享理念。这些都是对行业常识的重申,却偏偏让他们如临大敌,这背后或许藏着对自身产品“口感说服力缺失”的隐忧。近年来,白酒不少品牌沉迷于概念营销,反而忽略了对酒体本身的打磨,今世缘的直白表达,无异于戳破了这场集体营造的“概念泡沫”。好喝不等于没有年份,更不是否认年份,年份是基础之一,好喝才是终极目标。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场舆论风暴的走向,越来越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反杀”。从将两句广告语解读为“恶意攻击”,到迅速调动资源发起对今世缘的舆论围剿,再到将自身塑造成“受害者”形象,整套操作行云流水,很难用“应激反应”简单解释。若真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打压,那其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在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今世缘的崛起已对某些人的利益形成威胁,而这次广告语引发的争议,恰好成了压制对手的“契机”。只是这种靠舆论抹黑而非产品力竞争的手段,终究难成正道。
白酒行业的竞争,本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性比拼。若他们真的对自身产品有信心,不妨用更开放的心态接受同行的“常识提醒”,把精力放在提升酒质、优化服务上。毕竟,消费者心中自有一杆秤,谁在踏实做酒,谁在玩概念套路,时间终会给出答案。而这场因两句广告语引发的风波,与其说是某些人“破防”,不如说是行业该回归初心的警钟——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好喝的酒,从来不怕大家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