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高额分红引发争议后,东方雨虹(002271.SZ)2025年半年度再度抛出高额分红计划。
日前,东方雨虹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降40.16%。
净利润持续下降背景下,东方雨虹2025年半年度继续高额分红。根据东方雨虹分红预案,该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9.25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约为22.1亿元(含税)。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东方雨虹近年来多次进行高额分红,该公司实控人李卫国2024年以来多次减持。2025年半年报发布前约一个月,李卫国再度抛出减持计划,若相应计划成功实施,叠加此前多次减持及分红,李卫国2024年以来将从东方雨虹合计套现约23亿元。
净利下降四成
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实现营业收入135.69亿元,同比下降10.84%;实现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降40.16%;扣非净利润5.07亿元,同比下降39.33%。
东方雨虹将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归结于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实际上,自2024年以来,东方雨虹业绩已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9.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31%;2024年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4.5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5.24%。
从主营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防水材料、砂浆粉料、工程施工业务营收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他主营收入则同比增长46.97%,增至11.38亿元。
据东方雨虹透露,该公司2025年半年报列示的其他主营收入涵盖了无纺布、虹石乳液、金丝楠膜、管业、胶等部分产品。不过,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其他主营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尚不足10%,为8.39%。
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营收占比超10%的业务仍为防水材料与砂浆粉料,两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9.71%、14.71%。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这两大业务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滑。
分地区来看,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超95%营收仍来自中国境内,中国境外营收占比有所提升,为4.25%。其中,中国境内实现营收约129.93亿元,同比下滑12.29%;中国境外实现营收约5.76亿元,同比增长42.16%。东方雨虹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整体收入同比降幅压力。
东方雨虹近来海外布局动作颇多,且提出海外优先策略。“出海已成为公司战略性举措,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成长曲线。”东方雨虹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海外供应链布局与渠道建设,在美国休斯敦、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的生产基地均有序布局中,其中马来西亚工厂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试生产。
再次分红超2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净利润下滑趋势未扭转,但其仍提出超22亿元的分红计划。
在2025年半年报中,东方雨虹披露当期分红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25元(含税),根据其总股本测算,此次分红总金额约为22.1亿元(含税)。2024年上半年,东方雨虹现金分红共计14.62亿元。
在2024年年报中,东方雨虹曾提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50元(含税),相应分红计划总额超44亿元。不过,此后相应分红计划调整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25元(含税),共计分红约22.1亿元(含税)。
在相应调整公告中,东方雨虹曾表示,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后,在相应期间满足现金分红各项条件、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公司将考虑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将参考调整后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制定,保障本次调整前后投资者回报水平整体稳定。
东方雨虹近来正在推进其业务转型与海外业务开拓。在此背景下,东方雨虹连续高额分红是否影响其正常经营?
对此,东方雨虹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本次半年度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营运资金需求。
“因施工业务通常对营运资金占用时间较长,业务形态的变化意味着同等收入规模下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在下降。”东方雨虹解释称,公司业务模式已发生变化,通过工程渠道合伙人、零售渠道经销商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优质产品系统,公司逐渐放弃了账期较长的包清工业务,施工收入规模及占比近年来快速下降。
“公司目前的销售模式已由以大客户集采为主的直销模式转变为以C+小B为主的渠道销售模式。”东方雨虹方面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4.06%。业务模式、渠道的变革不仅从根源上解决了应收账款问题,而且能够持续改善公司经营现金流,同时,按照行业惯例,公司下半年将逐渐迎来回款高峰,公司经营现金流入将因此增强,从而提供更好的流动性。
此外,东方雨虹还表示,公司会逐步有序布局海外供应链体系建设和渠道并购,资本开支规模可控;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控制负债率水平,负债率水平较低,财务结构稳健安全,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和财务杠杆的应用空间;公司目前银行授信额度较为充裕,银行融资利率也较低,可随时增加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