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集团(SZ002244)$ 每股净资产9.15元
历史最高价12.62元
2025年第一季度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5.08亿元,同比增长64.27%;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88%;扣非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48.01%
2025年前5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4051.9亿,同比增长28.8%
2025年5月31日,第三方机构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1-5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显示,2025年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051.9亿元,同比增长28.8%,增幅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拿地企业仍以央国企为主,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资强度,如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位居前十。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和中国金茂位列前三。今年前5月,保利发展以728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绿城中国以723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中国金茂新增货值规模为603亿元,位列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其中在南京、成都进入前三;绿城在苏州、杭州等城市进入前三;华润置地在北京、成都进入前三,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新希望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苏州、南京均有民营房企进入土拍市场。
报告指出,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仍维持较高热度。5月29日,杭州拱墅区康桥单元住宅用地溢价率40.33%。5月23日,成都郫都区郫筒街道望丛东路17号地块溢价59.34%成交。5月20日,北京海淀区半壁店宅地溢价率11.95%。
从企业端来看,重点企业拿地主要集中于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这种结果折当前土地市场的核心逻辑,地块属性决定热度分化,房企拿地策略聚焦“确定性”
2025年5月300城住宅地块成交规划建面25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不过,土地出让金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9.6%。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多个城市集中推出优质地块。与此同时,多个城市发布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在住房用地供应方面,各地纷纷明确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尽管多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有所下降,但记者在梳理多个重点城市的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时发现,各个城市对于房子“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不少城市表示,要加快“好房子”建设。例如,北京提出大力建设“好房子”,更好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资产负债率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