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SZ002241)$ “200%甚至300%”?特朗普拟对半导体加征天价关税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赴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峰会途中宣布,将在8月18日至8月29日之间正式公布针对进口钢铁和半导体芯片的加征关税方案。初期税率将设于较低水平,旨在“引导”企业回流美国建厂,随后将大幅上调。其中,半导体进口关税可能达到200%甚至300%,远超此前市场预估的100%。该政策以“国家安全”为由推进,延续了自2025年4月起对半导体及制药行业展开的调查框架。特朗普明确表示,承诺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企业可获得关税豁免——苹果公司因已宣布追加100亿美元、累计达600亿美元的本土制造投资,被视为潜在受益者之一。受此预期影响,半导体相关股票及ETF出现明显波动,市场对供应链重构与成本上升的担忧迅速升温,投资者正紧盯豁免细则与政策落地时间窗口。
高关税背后的“回流”算盘:安全还是产业重塑?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极高关税迫使全球芯片企业将产能转移至美国,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进而推动本土制造业复苏。这一举措被置于“美国优先”战略的核心位置,意图以关税为杠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体系的基石,其本土化生产被认为能有效降低地缘政治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强化国家安全韧性。与此同时,政策设计中嵌入的“豁免机制”可能在短期内刺激企业加速在美国布局,苹果公司追加投资即被视为风向标案例,预计将带动一定规模的本地就业与配套产业发展。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强制性产能回流极可能导致芯片制造成本显著上升,最终转嫁至消费端,削弱美国科技产品的全球价格竞争力。此外,全球供应链或将因此加速重构,部分跨国企业可能选择在东南亚、印度或墨西哥等地建立替代性生产基地,以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运营压力。
两种声音:国家安全 vs. 全球成本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计划对半导体加征近100%关税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强化国家安全。其依据包括:第一,政府希望通过高额关税迫使芯片企业将产能转移至美国,减少对外依赖;第二,半导体是现代科技产业的核心,本土化生产可降低供应链风险,保障国家安全;第三,该政策延续“美国优先”战略,意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产业链。
另一种观点指出,该政策可能短期内利好美国制造业,但长期可能削弱产品竞争力并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其支持论据为:短期内政策可能吸引企业投资并创造就业,如苹果追加投资即为典型案例;但强制回流可能导致芯片成本飙升,削弱美国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全球供应链可能因此发生结构性调整,促使企业选择本地化生产或转向非美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