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盘中,上证指数触及3745.94点,创下近十年来新高。
从市场走势看,自4月初以来,上证指数日涨幅从未超过2%,不经意间,已越过3700点。
谁主导了过去几个月来的行情?谁能够主导接下来的行情?谁又将主导A股市场的定价权?
十年新高谁是“推手”
8月18日,A股市场走势活跃,上证指数盘中触及3745.94点,创下近十年来新高。
在机构看来,充裕的资金面是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
富国基金表示,杠杆资金驱动市场维持火热态势,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关口后仍保持上行态势,显示市场交易活跃度仍在边际抬升。除两融资金推动外,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也有所体现——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表明部分储蓄资金或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作为资金入市的重要渠道,股票型ETF成交额快速攀升,回到4月初的相对高点。具体来看:4月7日至10日,股票型ETF成交额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千亿元,此后成交额有所回落;7月22日以来,股票型ETF成交再度活跃,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千亿元,其中8月18日股票型ETF成交额达1454.54亿元,年内仅次于4月7日和8日。
从当前新发ETF持有人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者频频现身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具体来看,截至8月14日,易方达创业板50 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有九位个人投资者。类似的还有南方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截至8月14日,该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有七位个人投资者。
外资和险资也是不容忽视的潜在增量资金,近期活跃度均有所上升。华泰证券研报显示,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上升。具体来看:7月以来,沪深股通成交额加速上行;今年以来,外资战略投资者在港股IPO中的参与度创近5年新高。不过,从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披露的数据看,海外共同基金尚未趋势性净流入A股,截至8月13日,一周以来海外被动基金再度转为净流入3亿美元,但主动基金仍小幅净流出0.3亿美元。
险资方面,据华泰证券研报,截至一季度末,今年以来保险业股票投资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至8.4%。随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进,加强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等相关政策出台,其投资股票或更为积极,近期频频举牌。
后市演绎谁与争锋
后续A股增量资金如何?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市场赚钱效应持续加强,资金有望借助基金入市,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将成为增量资金主力。
今年以来,基金业绩明显回暖,跑赢沪深300指数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比升至历史高位。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约19%。其中,11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翻倍。作为基金主动投资能力的重要体现,“翻倍基”仅在2006年至2007年、2009年、2014年至2015年及2019年至2021年的行情中出现。
随着基金业绩强势反弹,发行规模超20亿元的权益类基金批量出现。近期,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基金、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基金、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等发行规模均超20亿元。
“当前,权益类基金新发占比边际提升。随着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延续,新发市场有望持续回暖。被动指数基金方面,仍维持较高发行热度,基金公司在积极布局。在市场赚钱效应显著的背景下,后续权益类基金新发情况有望进一步回升。”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表示,6月以来,机构新增开户数攀升至历史高位,基本恢复至2021年的高位水平。历史上机构新开户数与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显著正相关。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
国海证券复盘过往四轮强势上行行情后发现,随着市场持续上行,高景气、基金重仓风格有望回归。基金重仓股经历了2021年至2024年的回调,随着高景气投资回归,基金重仓风格也将崛起。
“往后看,A股增量资金仍有多重支撑:第一,下半年高利率定期存款批量到期,居民‘存款搬家’将持续,对股市流动性形成支撑;第二,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指引下,保险和社保资金有望成为市场重要的‘压舱石’;第三,随着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不断提高A股纳入因子,外资被动资金流入或也将形成长期支撑。”富国基金表示。
行稳致远谁将主导
投资领域有一句话:一年几倍者如过江之鲫,几年一倍者寥若晨星。也就是说,短期业绩亮眼的不乏其人,长期业绩稳健的却不多见。
长期来看,基金产品业绩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成为决定股价长期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上市公司基本面是投资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
从基金行业最新动态看,锚定上市公司基本面,深入一线调研,成为不少基金经理的发力点。
“最近非常忙,既要梳理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研究企业经营情况,又要深入产业链调研,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挖掘基本面优质的公司。”华南某基金经理说。
Choice数据显示,近1个月来,机构调研次数超1.4万次,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出现在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上。例如,富国基金刘莉莉、长安基金徐小勇等调研了大华股份;汇添富基金胡昕炜、劳杰男,富国基金范妍、毕天宇等调研了华明装备;易方达基金武阳、淳厚基金陈文等调研了仕佳光子。梳理上市公司调研纪要可知,机构较为关注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尤其是核心业务下半年发展预期。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我们将更加关注持仓品种基本面变化,优选基本面优异和相对低估的龙头公司。在保持整体股票仓位不变的情况下,优化组合配置结构,如增加AI电力设备、固态电池核心受益材料和设备的配置比例,保持高景气的工商业储能配置比例等。”易米基金经理孙会东说。
展望后市,国金基金表示,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进行降息操作,市场利率中枢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从大类资产对比看,权益市场更受益于流动性宽松,也受益于利率中枢下降。近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逐步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凸显,投资者对于权益市场的信心增强。短期而言,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进入集中披露期,关注个股财务表现对市场的影响。
“通过对全A股成交金额、两融资金、主题ETF、量化资金的跟踪,目前市场热度仍较高,交投活跃,未看到明显的资金转向迹象。从增量资金结构来看,仍有较大增配空间。”长城基金认为,正值上市公司业绩密集披露期,市场不缺信息和催化,尤其是大产业趋势板块,如AI产业链、创新药、军工等。但应保持审慎和理性,尤其是对于短期快速上涨且估值过高的板块。行业轮动速度可能加快,尤其是成长风格内部,以业绩催化和热点驱动的行业“拉锯战”已经启动。投资方向上,后续关注大科技+大金融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