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2025 年 8 月 16 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傅利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徐巧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朱
竹玲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的风险无重大变化,公司一直努力识别所面临的各类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规避和降低风险。
(1)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智慧物联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更新换代
极为迅速。若公司不能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关注客户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后续研发投入不足,则仍将面临因无法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在多维感知、人工智能大模型、视频云、大数据、网络通信、网络安全、机器视觉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储备应对未来更广阔市场的产品、技术、管理和人才资源,实现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2)商业模式转变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通信、物联网等技
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应用方式的升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可能对传统行业发展带来冲击,如企业不能及时把握商业模式转变带来的机遇,则可能面临原有市场格局被打破的风险。公司持续关注并研究全球经济、行业和技术领域的重大变化,分析行业发展逻辑,对智慧物联产业的演化、视频技术与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客户潜在的多元化需求进行研判,巩固原有优势市场,积极探索、试点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开展业务和技术布局。
(3)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国际
化业务经营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新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局部地区地缘及政治冲突加剧、部分国家存在汇困及汇率波动等风险,对所在国业务持续拓展存在一定威胁和风险。另一方面,国际营商环境的合规要求日益复杂,地区性贸易保护和管制加剧,关税政策扰动,增加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压力。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要求本地制造规则,给供应链带来的挑战升级,导致公司的合规能力建设要求及对应成本投入不断提高。对此,公司积极防范和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持续完善海外整体合规风控体系,提升各类风险主动预判及体系性响应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在本地生产制造能力上的储备和建设。同时,不断加强公司业务所涉地区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的理解与适应能力,并根据不同区域政治、经济、金融与合规环境等变化情况,一国一策地制定差异化的国家业务经营策略,快速应对挑战,减少业务经营压力。
(4)汇率风险:公司出口销售的结算货币以美元和欧元为主,且海外业务处于持续
增长中,因此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持续加大其他非美元国家本地币种的交易比例,美元签约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
(5)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不确定性风险:当前经济尚在温和修复中,部分地方财政债
务水平仍较高,支付能力尚未得到明显改善,相应导致部分项目招标延迟、工期延长等情况,同时公司对客户和项目的选择趋于谨慎。公司持续完善授信管理政策、优化项目评审,从客户信用、项目预算、交付等角度综合评估并规避项目风险,合理应对市场变化,积极跟踪国家化债等相关政策,加强应收款项催收,以保障公司现金流,减少经营风险。
(6)产品安全风险:公司高度重视并持续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加强产品安全建设,
以防范和应对产品在互联网应用环境下的安全风险,但仍可能存在遭受拒绝服务、暴力破解、SQL 注入、恶意软件等攻击,导致系统故障或服务中断的风险。公司成立网络与数据
安全委员会,从政策、组织、流程、管理、技术和规范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全球端到端网络与数据保障体系,积极应对网络安全挑战,警惕并预防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7)知识产权风险:公司全球化战略及自主品牌战略的推进,将有可能导致公司面
临产权保护及专利侵权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风险,并有可能带来商务关系、舆论环境波动及法律诉讼事件增多、费用成本上升等风险。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并建立了对创新成果、自有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机制,不断聚集优势知识产权资产;建立了知识产权合规风控体系,不断加强对公司业务所在地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行政司法环境的了解与把握能力。
(8)供应链安全风险:供应市场整体上供应平稳,公司通过供应商早期设计介入、
新物料通用选型、独家物料二供开发、弹性库存策略等多种手段,构建可持续供应生态……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