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7月29日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成为全球级的“科技春晚”。从7月26日至28日,不仅国内各大科技企业及领袖奔赴于此,亦吸引了不少国际关注。
在展台周围,不时会看到组团前来参观的海外观众,在兴致勃勃地体验各类AI产品。而当杰弗里·辛顿等重磅嘉宾在论坛上发言时,人们的目光会自然而然地聚焦到转播屏幕上的中英文字幕,以及一旁显眼的“讯飞同传”标识。
据蓝鲸科技了解,科大讯飞是本届WAIC大会的“翻译合作伙伴”,提供同传上屏、翻译机租赁等服务。除了翻译机、多语种AI透明屏外,讯飞还在现场展出了AI学习机、办公本、AI录音笔等多款智能硬件产品。随着搭载AI模型的智能硬件逐渐成为市场中的热门品类,在语音领域素有积累的讯飞近年来也在相关场景中持续发力。
在WAIC 2025上,讯飞发布了三个系列共5款AI录音笔新品。其中,Pokee系列AI录音笔从外观上看颇像当下许多智能手表的表盘,可搭配腕带、挂绳一起使用。但当问及未来是否计划将其延伸至具备更多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时,讯飞消费者AI翻译业务群硬件营销部总经理才灏否认称,Pokee系列的定位依然是专业录音设备,而非带录音功能的智能设备。其从芯片堆叠、算法等设计上,都是“为录音而生的”。
而面向专业办公场景的S6系列AI录音笔,支持20米的远距离录音,可适用于大型会议、嘈杂展会等环境。业界多数录音笔产品能够实现的录音范围通常在5至10米。
才灏对蓝鲸科技记者解释称,该款AI录音笔在收音范围上的提升主要源于软硬件一体的突破。从硬件上,其采用了“2+6”的麦克风阵列结构,依靠两个主麦克风的定向收音实现更远距离。软件层面则依赖讯飞自研的降噪算法,能够有效过滤麦克风拾音方向以外的噪声和杂音。
才灏进一步指出,前代产品之所以做不到20米远距收音,主要是因为硬件性能尚不足以支撑更复杂的算法处理。与手机等其他硬件产品不同,录音笔的迭代周期相对较长,通常为两年半至三年的时间。因此当前的硬件配置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内的功能规划,后续的性能提升将更多地依赖软件和AI能力的改善。
讯飞AI录音笔押注的一个迭代方向是融合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录音笔目前仅作为声音收集工具,主要涉及的是语言和文本层面的大模型。如果未来接入多模态大模型,则可以整合视觉信息,能够与声音相互校验,从而提升准确度。
赵翔称,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投入智能硬件产品的玩家也开始变多。他将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分为三类,一是PC、手机等在进行智能化的基础设备;二是智能眼镜、耳机、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三是一些创新形态的设备,例如家庭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
对于当前智能硬件产品“雷声大雨点小”的市场现状,赵翔认为关键在于没有通过软硬件结合来解决问题。许多产品尚不成熟,解决客户场景问题的能力有限,甚至有些并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只有发自内心地喜爱并离不开它,产品才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