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此声明: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任何投资参考。
8月22日,《“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审议通过,明确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当前工程已从单一防护林建设升级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并推出“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创新模式。
三北工程与光伏治沙紧密结合,是我国推进生态建设与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光伏治沙是指通过在沙漠、戈壁等地区安装光伏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光伏板可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其“遮阳伞效应”能减少20%-30%的地表水蒸发,为板下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通过种植固沙植物、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
拓日新能在沙漠光伏治沙领域已有重要布局,在开发建设各类光伏电站的过程中,已摸索出光伏与沙漠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并取得如下显著成果:
1.生态环境改善:拓日新能在陕西定边的110兆瓦项目和榆林的50兆瓦项目,原本是沙丘、荒地和盐碱地,尘土飞扬,植被难以生长。项目实施后,太阳能电站起到了固沙、保水的作用,沙尘得到抑制,土地上长出了绿草,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2.土地综合利用:渭南市澄城县秦阳新能源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采取“农光互补”复合利用方式,形成“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3.发电效益显著:渭南市澄城县秦阳新能源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1.65亿千瓦时,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35万吨、二氧化硫1028.79吨、氮氧化物348.46吨,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显著环境效益。
4.项目规模拓展:拓日新能联合三峡能源投建了国家首期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基地,在新疆柯坪的100兆瓦光伏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公司还在敦煌建设100MW戈壁光热电站,和亿利集团合作库布齐沙漠光伏项目,在古浪绿洲建设2个大型沙漠光伏电站,并承建宁夏一个大型沙漠光伏项目,不断扩大光伏治沙项目规模和影响力。
此外,拓日新能的新业务涂层材料用于沙漠光伏铺地反射膜,可提升光伏能效,其在沙特的光伏项目已开始应用自产光反射膜。
从产业链角度看,拓日新能拥有完整的垂直布局,纵向涵盖上游拉晶铸锭,至下游电站的开发建设运维,横向聚焦光伏玻璃和光伏胶膜等辅材领域,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使其在光伏治沙项目中具有成本优势。
在技术方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IT电池技术,组件转换效率行业领先,累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超200项,这些技术优势也为其光伏治沙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