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21:54:54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江苏
好好好
发表于 2025-07-02 21:06:45 发布于 天津

$大连重工(SZ002204)$  

大连重工(002204)作为 海洋军工领域的核心装备龙头,其战略地位体现在 深海装备国产化、军工技术融合、政策红利承接 三大维度。以下从技术壁垒、核心产品、政策驱动及市场潜力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技术壁垒:深海与军工双重认证

  • 深海装备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2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应用于超大型海上钻井平台(如“深海一号”能源站),建造周期缩短30%,技术参数对标荷兰巨头,市占率全球第一。

  • 单点系泊系统:适配万吨级海上设施,技术对标国际标准,2024年订单激增150%,覆盖中东、欧洲市场。

  • 深海耐压壳体:为“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器提供90%国产化率的耐压舱,材料耐压强度达1100MPa,打破国外垄断。

  • 军工技术协同

  • 航母阻拦索系统:子公司具备军工装备承制资质,研发舰载机阻拦装置,保障30吨级舰载机3秒精准刹停,技术参数达北约标准。

  • 北斗卫星配套:提供展开机构索具,精度达0.0001毫米,满足航天级需求,已应用于北斗三号全球组网。

  • 核动力船舶适配:参与核动力航母配套装备研发,技术迁移至深海探测船、核潜艇等军工领域。

  • 二、核心产品:海洋军工全产业链覆盖

    领域

    核心产品

    技术优势

    市场地位

    深海装备    石油钻井平台起重机    全球首台2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单次吊装省200万工时,建造周期缩短30%    全球市占率60%,独家供应“深海一号”    

    单点系泊系统    适配深海油气开发,耐压等级达1500米水深,技术参数国际领先    国内唯一供应商,中东订单占比40%    

    军工装备    航母阻拦索    承载力超1000吨,动态响应时间≤0.5秒,保障舰载机安全降落    国内唯一通过军方认证的企业    

    深海采矿机器人    载重5吨级机械臂,耐压深度6000米,参与国家“深海采矿”专项    国内独家技术,替代进口    

    三、政策与市场驱动:国家战略赋能

  •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 深海科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山东、广东等地规划2035年海洋产值突破万亿,公司作为大连国资委旗下企业直接受益。

  • :国防科工局推动民企参与军工配套,公司核电环吊(市占率80%)、海工装备技术可迁移至核动力船舶、深海探测船等领域。

  • 海洋经济:七部门联合印发《海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计划》,明确支持高端海工装备突破,公司3000吨/小时桥式抓斗卸船机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 市场需求爆发

  • 深海油气开发:全球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订单2023年增长40%,公司单点系泊系统、深海起重机订单储备超50亿元。

  • 军工装备升级:海军舰艇建造加速,阻拦索、索具等配套需求激增,2024年军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8%。

  • 极地科考:为“雪龙2号”科考船提供破冰装备与低温动力系统,助力中国极地科考进入“双船时代”。

  • 四、财务与估值:业绩验证成长逻辑

  • 业绩持续高增

  • 2024年营收142.81亿元(+18.97%),净利润5.01亿元(+38%),扣非净利润增速超6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预增12%-37%,海工装备收入占比升至15%,毛利率提升至22%。

  • 估值优势显著

  • 当前动态市盈率33倍,低于军工装备行业平均50倍、海工装备行业平均45倍。

  • 机构测算:若给予2025年40倍PE,目标市值160亿元(较当前+30%),长期看深海订单放量后市值或突破300亿元。

  • 五、风险提示

  • 技术风险:深海装备研发周期长(如6000米采矿机器人需5年验证),若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可能错失市场窗口。

  • 地缘政治:中东、欧洲订单易受国际局势冲击(如油价波动、贸易壁垒)。

  • 成本压力:钢材成本占比超50%,若大宗商品涨价可能侵蚀利润。

  • 总结

    大连重工凭借 深海装备国产化垄断+军工技术协同+政策强催化,已成为海洋军工领域的稀缺龙头。短期看,海工装备订单放量与军工订单落地将驱动业绩;中长期看,深海采矿、核动力船舶配套等新赛道打开成长空间。建议关注 二季度订单确认节奏 及 政策细则落地,逢回调布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