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海张江实验室传来震撼消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用意念控制游戏角色和机械狗,中文脑电信号解码准确率突破90%,外推率达1:36,一举刷新全球中文解码纪录!这项被《自然》杂志称为"脑机接口领域里程碑"的技术,不仅让"用思想打字"成为现实,更有望让渐冻症患者重获"声音"。
从实验室到生活:意念操控不再是科幻
在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演示中,工作人员头戴灰色脑电帽,全程无手部操作,仅通过大脑视觉皮层产生的电信号,就在屏幕上操控游戏角色完成跳跃、攻击等复杂动作。更令人惊叹的是,同一套系统还能指挥机械狗在环形赛道上完成前进、转弯、避障等任务,响应延迟低至0.5秒。
"我们用54个汉字训练模型,最终实现对2000个常用汉字的解码。"项目负责人李孟研究员解释,这套脑电大模型创新性地破解了中文四声音调的识别难题,声母韵母识别准确率均超83%,"相当于教AI认识26个字母,它却能拼出整部《新华字典》"。
突破三大技术瓶颈,打破西方垄断
这项技术的突破点在于三方面:
抗干扰算法:在嘈杂环境中仍保持90%以上准确率,解决传统脑机接口"实验室依赖症"
微型化设备:脑电帽重量仅280克,续航达8小时,可穿戴性媲美普通耳机
低成本方案:核心芯片国产化率100%,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5
与马斯克Neuralink的植入式方案不同,我国团队采用非侵入式技术路线,避免开颅手术风险。目前该系统已在华山医院完成临床测试,2名渐冻症患者通过意念控制实现每分钟12个汉字的输入速度。
未来已来:3大应用场景改变人类生活
1. 医疗康复
帮助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假肢
失语症患者实时"说话",文字转语音延迟<1秒
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2. 智能生活
智能家居声控升级为"意念操控",眨眼即可开关灯
游戏产业革命,《头号玩家》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
3. 特种行业
航天员在轨"隔空操作"精密仪器
消防员通过脑电信号远程控制救灾机器人
专家展望:2030年或实现消费级产品落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预测:"未来3-5年,脑机接口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目前该团队已与华为、小米等企业达成合作。
正如李孟研究员在采访中所说:"当大脑与机器无缝对话,人类认知边界将被重新定义。今天我们用意念打游戏,明天或许能用思想探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