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A股市场共有59家新上市公司,其中52家在上市首日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00%,更有16家的股价涨幅达到了300%以上。新股发行(IPO)的打新赚钱效应显著增强,银行理财产品参与打新的热情持续高涨。
近期,宁银理财宣布其首单新股申购成功落地,成为继光大理财之后,第二家进入IPO网下打新市场的银行理财公司。截至7月25日,宁银理财入围网下打新市场的产品数量在所有银行理财公司中排名第一,成为新晋“打新王”。
自3月28日被纳入“A类投资者”范畴,并获准参与网下打新以来,当前已有9家理财公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成为网下投资者。然而,目前公开披露已成功完成新股申购的仅有光大理财和宁银理财两家。
宁银理财新股申购首单落地
《华夏时报》记者向宁银理财方面了解到,该公司近期共成功参与了三家企业的新股申购。
7月23日晚,宁银理财2只混合类产品入围深交所创业板拟IPO企业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桑科技”)的新股申购名单,申报价格为29.30元,各申报了900万股。7月24日晚,宁银理财3只混合类产品又接连入围上交所主板IPO企业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富龙”)的新股申购名单,申报价格为25.14元,分别申报了1000万股、1260万股、1260万股。7月29日,深交所创业板IPO企业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建科”)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宁银理财的两只混合类产品再次成功入围有效报价,申报价格为7.36元,各申报了3000万股。
至此,宁银理财旗下共有7只产品成功参与了网下打新。
过去,银行理财公司主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打新业务。今年3月28日IPO承销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上升为A类投资者,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并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今年6月下旬,光大理财管理的一只混合类产品参与了信通电子的网下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光大理财成为行业内首家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宁银理财是当前公布的第二家参与网下打新的理财公司。从其参与网下打新的三家企业来看,汉桑科技是中国音频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之一,深耕音频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及制造领域,本次发行股份3225万股,发行价格为28.91元/股;广东建科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广东建科本次发行股份10466万股,发行价格为6.56元/股;天富龙是一家以从事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本次发行股份4001万股,发行价格为23.60元/股。
从业绩来看,相关企业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汉桑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98%,净利润同比增长86.52%。广东建科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了7.67%和3.72%,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3.50%和7.46%。天富龙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9.53%和15.14%,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0.47%和5.19%,三家企业均体现了良好的成长性。
当前,宁银理财权益投研部主要负责含股票产品的投资研究,目前已打造20人的股票投研团队分为消费、制造、周期、科技四个小组,覆盖全部一级行业和数百家重点公司。
“宁银理财在选择新股申购标的时,主要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竞争优势及发展地位、公司财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确定具体申购标的。”宁银理财方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已有9家理财公司成为网下投资者
《华夏时报》记者在相关业内人士方面了解到,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在3月份已被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范围,鼓励了银行理财参与网下打新,但根据监管对网下投资者的要求(如注册资本/净资产、投资经验、专业人员配备、合规记录等需符合协会规定的资质要求),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为网下投资者,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等才可以参与网下打新,因此当前成功参与了网下打新的机构数量并不多。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汉桑科技公布的投资者报价信息中,光大理财的“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也参与了报价,但因申报价格低而被剔除。
8月5日,记者查询了解到,当前已注册成为网下投资者的银行理财公司有9家,分别是浙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宁银理财、南银理财、交银理财、徽银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其中,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公司有两家,股份行旗下理财公司有4家,城商行旗下理财公司有3家。

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行业变革以及市场信心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A股IPO市场出现回暖迹象,首发上市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和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今年A股共有59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总额615.195亿元,当前未有破发。得益于新股上市首日的大涨,不少投资者得以“大赚一笔”。
以上市首日收盘价的涨跌幅来看,59只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均为正值,仅有7家公司股价涨幅低于100%,18只新股涨幅在100%-200%之间,另有18家涨幅在200%-300%之间,16家涨幅在300%以上。以收盘价来看,江南新材、广信科技、鼎佳精密首日股价涨幅排在前三位,分别为606%、500%和479%。
以此前光大理财参与网下打新的信通电子为例,该公司股票发行价为16.42元/股,上市首日股价开盘上涨265.41%,截至收盘涨幅扩大至286.4%。至8月5日记者发稿,信通电子股价报46.54元/股,较发行价已上涨了183%。光大银行手机银行页面显示,参与该次网下打新的混合类产品“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8月5日近一年折合年化收益率为7.09%。近3月折合年化收益达到了6.85%,远高于当前理财公司存续的混合类产品平均收益水平。
除了布局网下打新,记者注意到,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过程中,理财公司也积极参与港股IPO投资。
以工银理财为例,作为近年来首家布局新消费赛道港股IPO的理财公司,该公司一只固收+港股IPO打新策略产品自6月成立以来,投中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和椰子水巨头IFBH,IPO投资胜率100%。同时,考虑到港股IPO投资获配额度的不确定性、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工银理财旗下一产品以20%以内仓位参与港股IPO项目,5%以内仓位适当参与以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综合运用多策略进行组合管理。
2024年以来,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优化入市渠道、扩大权益投资规模、给予同等政策待遇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银行理财公司资金加强权益市场投资。而今年以来权益市场的上涨,也带动了理财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热情。
记者注意到,除了网下打新,银行理财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入市,布局权益类资产。如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中银理财、民生理财、华夏理财等理财公司均在年内发布了被动指数投资策略的理财,布局被动投资策略理财产品、开展指数化投资;宁银理财也表示,当前在含权益产品的投资上,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进行不同比例的资产配置,另外还推出了多种主题型产品供投资者选择。
在今年资本市场回暖下,银行含权类理财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市场上存续的、由理财公司发行的存续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46只,有38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正值。此外,有16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10%,有26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5%,有两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20%。
同时,中银理财、兴银理财、工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在近期发布通知,宣布旗下固收增强类理财产品因“止盈”而提前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