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邦股份2025年中报分析:业绩稳健增长,多项指标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拓邦股份2025年中报于8月23日正式发布,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02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下降15.2%;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17.0%。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营收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利润出现下滑,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本报告将从营收结构、盈利能力、业务拓展、市场份额及现金流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公司业绩是否符合预期,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作出评估。
一、核心业绩指标:营收增长放缓,利润短期承压
1.1 营收稳健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拓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16亿元增长9.7%。这一增速较2024年上半年的17.85%明显放缓,也低于市场预期的10-15%增长区间 。分季度来看,2025年Q1实现营收26.71亿元,同比增长15.24% ;Q2实现营收28.31亿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6.0%。Q2单季增速显著放缓,主要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游需求疲软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1.2 利润指标同比下滑,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下降15.2%,较2024年上半年的3.89亿元减少0.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17.0%,较2024年上半年的3.73亿元减少0.61亿元。这一利润表现与此前市场预期的"中规中矩"基本相符 。2025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2.10% ;Q2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36.3%,环比下降32.5%。Q2单季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公司为新业务拓展增加研发投入所致。
1.3 毛利率小幅下降,净利率明显下滑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2.55%,较2024年上半年的23.0%下降0.45个百分点。其中Q1毛利率为23.79%,Q2毛利率为21.31%,环比下降2.48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上半年净利率为5.99%,较2024年上半年的7.75%下降1.76个百分点。净利率下降幅度大于毛利率,主要由于公司为拓展AI整机和机器人业务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海外市场拓展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
二、业务结构分析:传统业务稳健,新业务增长亮眼
2.1 工具和家电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
工具和家电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该板块实现收入约40.5亿元,同比增长约10.2%,占总营收的73.6% 。其中工具业务收入约20.5亿元,同比增长9.0%;家电业务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11.5% 。尽管整体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仍保持了双位数增长,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
公司在工具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尤其在电动工具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方面,已成为TTI等国际巨头的核心供应商 。在家电领域,公司抓住智能家居发展机遇,提供从单品智能控制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系列产品,业务增速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
2.2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约10.5亿元,同比下降约7.2%,占总营收的19.1% 。其中储能业务实现收入约7.5亿元,同比下降约12.1%;新能源车辆业务实现收入约3.0亿元,同比增长约10.5%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行业去库存及电芯价格下降影响,公司主动调整战略重心及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比重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调整已初见成效。公司推出的"1充1芯1云3S"核心技术在欧美储能市场实现大客户突破和批量销售;在光储充场景解决方案方面,截至2025年6月累计充电量较2024年底增长约120%,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公司新能源业务虽然短期收入承压,但产品结构优化和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有望带动下半年盈利能力改善 。
2.3 智能汽车与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3.5亿元,同比增长约105.9%,占总营收的6.4% 。公司的激光雷达电机和充电桩产品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已成为多家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 。智能汽车业务是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显示出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 。
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约0.5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占总营收的0.9% 。公司在空心杯电机领域保持国内技术第一梯队地位,已实现部分人形机器人头部客户送样,并加大低压多轴总线伺服驱动技术、灵巧手驱动模组的投入 。虽然机器人业务目前收入占比仍较小,但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
三、盈利能力分析:短期承压,长期改善可期
3.1 毛利率分析:短期承压,全年有望回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2.55%,较2024年上半年的23.0%下降0.4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Q1毛利率为23.79%,Q2毛利率为21.31%,环比下降2.48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二是原材料价格波动,三是产品结构调整导致的短期阵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毛利率。2024年四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主要受业务结构等因素影响,公司在2025年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降本增效等措施提升毛利率。随着下半年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规模效应显现,全年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3.2 费用控制:研发投入增加,销售费用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项费用合计约7.8亿元,费用率为14.2%,较2024年上半年的13.7%上升0.5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费用约4.2亿元,同比增长约15.0%,研发费用率为7.6%,较去年同期的7.1%上升0.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用于AI整机和机器人业务的技术研发,为公司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
销售费用约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销售费用率为3.6%,较去年同期的3.5%基本持平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投入增加 。管理费用约1.6亿元,管理费用率为2.9%,较去年同期的3.8%下降0.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显示出公司内部管理效率提升 。
3.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经营现金流改善,资产负债率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5.8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5亿元增长约28.9% 。经营现金流改善主要由于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优化存货周转,显示出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提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4.4%,较2024年末的42.3%上升2.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上升主要由于公司为支持业务扩张增加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整体仍处于合理水平 。流动比率为1.37,速动比率为1.02,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 。
四、市场份额与行业对比: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
4.1 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拓邦股份在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的份额约为13.0%,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的领先地位 。和而泰的市场份额约为4.0%,位居第二;贝仕达克、朗科智能、振邦智能等厂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2.0%、2.0% 。拓邦股份的市场份额远超竞争对手,显示出公司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绝对优势 。
在工具和家电领域,拓邦股份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15.0%以上,成为TTI、博世等国际巨头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凭借"四电一网"综合技术体系,已成为家电和工具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在新能源和工业行业中引领创新 。
4.2 与主要竞争对手对比:营收增长领先,利润表现相当
与主要竞争对手和而泰相比,拓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9.7%)高于和而泰(约8.0%),显示出更强的增长动力 。在盈利能力方面,拓邦股份上半年净利率为5.99%,和而泰约为6.0%,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基本相当 。
在业务结构方面,拓邦股份的"智能控制器+电池"双轮驱动模式与和而泰的垂直整合模式各有优势。拓邦股份在电动工具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具备电控、电源管理、电机和整机等多种产品的能力,基于供应链整体的协调能力更强 。而和而泰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更为深入,增长潜力较大 。
4.3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受益行业增长,竞争优势突出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拓邦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
在细分领域,公司在工具和家电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在新能源领域,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有望重回增长轨道;在智能汽车和机器人领域,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随着AI端侧产品落地和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推进,公司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矩阵将进一步凸显竞争优势 。
五、业绩预期对比:基本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改善
5.1 与市场预期对比:营收略低,利润基本符合
对比多家券商的中报预期,拓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55.02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8-60亿元;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的3.2-3.5亿元 。从整体来看,公司上半年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营收略低于预期主要受新能源业务调整影响,利润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
从全年预期来看,多家券商对拓邦股份2025年全年净利润的预测在8.48-9.09亿元之间 。根据上半年实现的3.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下半年需实现5.18-5.7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25%,才能完成全年预期 。考虑到下半年通常是公司业务旺季,且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改善盈利能力,全年业绩有望达到市场预期的中值水平 。
5.2 与公司股权激励目标对比:进展顺利
根据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5年的业绩考核目标为营收不低于116亿元或扣非净利润不低于8亿元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02亿元,占全年目标的47.4%;实现扣非净利润3.12亿元,占全年目标的39.0% 。从进度来看,营收进度略快于时间进度,扣非净利润进度略慢于时间进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是"或"条件,即只要满足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其中一项指标,即视为完成考核目标 。从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公司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10-115亿元,接近116亿元的考核目标;扣非净利润有望达到7.5-8.0亿元,也接近8亿元的考核目标 。整体来看,公司完成股权激励目标的可能性较大 。
5.3 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略低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新能源业务主动调整:受行业去库存及电芯价格下降影响,公司主动调整新能源业务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比重,导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2% 。
2. 原材料价格波动:2025年上半年铜、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3. 研发投入增加:公司为拓展AI整机和机器人业务,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0%,研发费用率上升0.5个百分点 。
4. 海外市场拓展费用增加: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2.0% 。
5. 汇率波动影响: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
六、未来发展展望:新业务增长可期,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6.1 下半年业绩展望:传统业务稳健,新业务加速增长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传统的工具和家电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增速在10%左右 。新能源业务在经过上半年的结构调整后,随着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规模效应显现,有望重回增长轨道,预计增速在5%左右 。智能汽车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增速在100%以上;机器人业务随着客户送样和小批量试产,有望实现50%以上的增长 。
预计公司2025年下半年营收有望达到60-62亿元,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15-117亿元,同比增长约10-12% 。在盈利能力方面,随着毛利率回升和费用控制加强,预计下半年净利率有望提升至6.5-7.0%,全年净利率有望达到6.2-6.5% 。全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7.5-8.0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
6.2 长期发展战略:三大战略重点支撑"加速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2025年公司三大战略重点支撑"加速增长"总体战略:
一是部件业务扩大份额,持续巩固传统优势的智能控制器部件业务,伴随工具下游去库结束需求恢复,无绳化、锂电化产品持续渗透,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已有领域市场份额 。
二是AI整机业务突破,尤其是关注AI终端产品应用落地;针对整机产品线,公司将推行产品经理负责制,组建年轻化团队,并配套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促进新品的培育与推广,逐步构建并提升品牌能力 。
三是加速市场出海,2025年将持续增强海外基地的运营能力及NPI导入能力,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不断提升海外基地的产值及在总体交付中的占比 。这三大战略重点有望带动公司未来3-5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
6.3 增长驱动因素:AI终端和机器人业务成新增长点
公司未来增长将主要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 AI终端产品放量:公司在智能家电、工具、机器人等业务天然适配AI终端场景,大模型落地带动智能硬件创新周期。公司"四电一网"技术布局强化端侧产品矩阵竞争力,AI整机产品如液冷超级充电桩、AI抗衰美容仪、AI割草机器人等已实现量产,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
2. 人形机器人浪潮:公司空心杯电机率先应用于医疗健康并得到市场认可,同时不断拓展智能跟随、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应用。经过十余年的市场验证与技术沉淀,拓邦空心杯电机业务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梯队。随着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以及量产,空心杯电机需求有望显著提升 。
3. 全球化布局深化:公司在全球各地布局了十余个生产/研发基地,遍布中国、越南、印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国家,逐渐形成了"立足中国,布局海外,贴近客户"的国际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海外基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0.2%,未来2-3年将继续提升 。
4. 产品结构优化: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毛利产品比重,优化客户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聚焦高价值客户和高毛利产品,减少低毛利产品比重;在工具和家电领域,公司增加智能互联产品比重,提升产品附加值 。
七、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7.1 投资建议: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综合分析公司2025年中报表现,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维持"买入"评级。主要依据如下:
1.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上半年营收55.02亿元,同比增长9.7%,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表现良好。
2. 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公司在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的份额约为13.0%,远超竞争对手,龙头地位稳固 。
3. 新业务增长强劲:智能汽车业务同比增长105.9%,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12.0%,显示出新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
4. 战略调整初见成效:新能源业务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比重,有望带动下半年盈利能力改善 。
5. 股权激励目标有望实现:公司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10-115亿元,扣非净利润有望达到7.5-8.0亿元,接近股权激励目标 。
6. 估值优势明显:公司当前市盈率约为25倍,低于智能控制器同业均值,具有一定估值优势 。
7.2 风险提示
投资者需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1.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全球经济下行可能导致下游需求进一步疲软,影响公司业绩增长 。
2.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铜、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
3. 汇率波动风险: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
4.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扩大,行业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
5.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AI整机和机器人业务的市场接受度和商业化进程可能不及预期 。
6. 海外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影响公司海外业务发展 。
八、结论: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综合分析拓邦股份2025年中报表现,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表现"中规中矩"。上半年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增速放缓,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受新能源业务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 。
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传统的工具和家电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业务虽然收入同比下降,但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智能汽车和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领先,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 。
展望未来,公司三大战略重点有望带动下半年业绩改善,全年业绩有望达到市场预期。AI终端产品和机器人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化布局深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将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
总体而言,拓邦股份2025年中报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增长动力依然强劲,长期发展前景良好。投资者可关注公司下半年新能源业务结构调整效果、AI整机产品放量情况以及海外市场拓展进展,以评估公司未来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