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刚看完盘面数据,说实话,我被领益智造的成交额吓了一跳——单日成交额逼近120亿,股价涨幅超10%,最新价定格在16.26元。这个数字在A股的非银股里,已经很久没见过了。更让我心头一震的是,这背后不是情绪炒作,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地位跃迁。
我一直在关注AI硬件这条线,尤其是算力基建的“隐形冠军”。最近市场热议的“英伟达液冷供应链”终于有了明确落点,而领益智造,就是那个被挖出来的关键拼图。他们自研的Big MAC液冷模组,不仅通过了H100显卡的兼容性测试,还用在了GB300 NVL72服务器的CDU上,单台价值3到5万美元,毛利率高达30%。这意味着什么?它已经不是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商,而是深度嵌入英伟达核心算力架构的系统级玩家。
更关键的是,2025年上半年服务器散热产品收入同比暴涨210%,这说明订单不是画饼,是真正在放量。公司战略也清晰了——从“消费电子代工”转向“AI终端+机器人+服务器散热”三驾马车。尤其是“人-眼-折-服”四大新赛道的提法,把人形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和服务器散热并列,说明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未来的增长必须跳出手机产业链的天花板。
我翻了眼产业链信息,领益智造苏州子公司招聘“英伟达液冷交付高级工程师”的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要求精通MGX架构,参与GB300下一代液冷机柜交付,这种岗位设定,基本等于实锤切入供应链。虽然公司没官宣,但能向纬创小批量供货,采用ODM模式,说明已经过了验证期。要知道,GB300整机成本里,液冷系统占了42%,谁卡住这个环节,谁就握住了AI算力的“散热命脉”。
再看其他相关标的,这条链子已经动起来了。光迅科技涨超7%,成交额63亿,1.6T光模块进入客户测试阶段,CPO光引擎技术也有突破,同样是英伟达潜在合作方。
利欧股份涨近4%,虽然主业是泵和数字营销,但它在储能热泵、AI短剧投手系统上的布局,也搭上了新能源和AI内容的双车道。
三花智控、中鼎股份这些老面孔也在名单里,说明市场在沿着“液冷+AI硬件”这条主线做扩散。但说实话,比起这些传统零部件厂,我更看好像领益智造这样,能从消费电子转型、真正切入AI基建核心环节的企业。它的折叠屏铰链市占率55%,人形机器人拿到特斯拉Optimus订单,现在又杀进服务器液冷,每一步都踩在技术升级的节点上。
当然,风险也得看清楚。客户太集中,前五大占65%,一旦大客户砍单,压力不小。而且冷板式液冷虽然是当前主流,但如果未来浸没式方案爆发,现有技术路线可能被颠覆。不过从目前看,至少未来两年,GB300、H200这些高功耗芯片还是得靠冷板+CDU撑着。
我现在的判断很明确:领益智造已经不是单纯的消费电子股,而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如果接下来半年报能继续验证服务器散热业务的高增长,它的估值逻辑就得重估。这条链上的光迅科技、强瑞技术、中石科技,也值得持续跟踪。毕竟,AI的热度再高,也得有人把“热”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