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某影院经理调整《731》排片场次的同一时刻,深圳游资操盘手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笔买单——当2.70元的涨停板封单定格时,资本与实体完成了一次基于历史伤痕的价值交换。
01 现象级影片引爆资本躁动,概念股博弈暗藏预期差
电影《731》未映先火,猫眼与淘票票平台“想看”人数分别高达396万和215万,合计突破600万大关。
这一数字已超越年初爆款《哪吒2》的想看热度,市场预期若影片口碑评分达7.5分以上,票房有望冲击30亿元。
资本闻风而动,吉视传媒成为核心炒作标的。
8月4日至8日,该公司股价上演“5天3板”行情,累计涨幅达39.9%,单日换手率最高飙升至12.35%。
市场将其归类为“《731》概念股”的逻辑链条在于:吉视传媒与长影集团(电影第一出品方)同属吉林省宣传部管辖,且双方在2024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AI产品生产、广播电视智能业务等。
但真相远比概念复杂。
公司董秘明确回应:“未直接参与影片投资,收益主要来自旗下11家影院的排片分账”。
这与股吧流传的“联合出品方”身份存在显著偏差。
02 出品方利益图谱拆解,吉视的真实站位
影片核心出品方呈现“国家队主导、小微影视公司参与”的独特结构:
表:《731》核心关联方受益逻辑对比
关联方
证券代码
受益路径
确定性
吉视传媒 601929 影院分账+战略合作预期 低(未投资)
中国电影 600977 股权关联+潜在发行分账 中
保利发展 600048 集团兄弟公司品牌溢价 极低
当虹科技 688039 技术合作转化订单 未确认
吉视传媒的真实受益渠道其实在终端。
作为吉林省内拥有11家自有影院的运营商,其核心收益源于影片上映后的票房分账。
参照《南京照相馆》带动幸福蓝海旗下600家影院收入的案例,若《731》票房达30亿,吉视传媒影院业务收入可能增加约2000-3000万元(按5%-7%分账比例测算),但这对其年营收近20亿的规模影响有限。
03 资金面暗流涌动,融资盘与游资的攻防战
市场预期的博弈已在资金层面激烈上演:
更值得关注的是基本面与股价的背离。
2024年公司亏损4.6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亏1.87亿-2.33亿元。
尽管营收增长(2025Q1同比增23.14%),但毛利率仅9.2%,负债率高达58.41%。
85倍的动态市盈率远超行业均值,估值泡沫风险显著积聚。
04 风险预警:历史会否重演?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同为历史题材的《南京照相馆》上映期间,幸福蓝海因“概念股”身份股价暴涨,市值飙升40亿。
但在公司公告“投资收益占比低”后,股价3日内暴跌超25%。
吉视传媒已在8月8日发布异动公告,明确提示三点风险:
更深层隐患在于题材敏感性。
影片包含血腥场景且定档九一八纪念日,可能引发舆论争议甚至政策干预,进而影响排片。
而同期《轻于鸿毛》《营救飞虎》等竞品分流观众,票房不及预期的风险不可忽视。
05 行情持续性推演:烟花还是长明灯?
短期走势取决于两大节点:
中长期则需回归基本面。
公司与长影集团的战略合作虽在影视IP开发、AI技术应用等领域有想象空间,但2024年签署协议至今未披露具体项目进展。
其核心业务仍是有线电视服务(占营收100%),面临用户流失与转型压力。
图:吉视传媒与同类影视公司财务对比(2025Q1)
公司
营收增速
净利润
毛利率
负债率
吉视传媒 +23.14% -1.03亿 9.2% 58.41%
幸福蓝海 未披露 未披露 行业均值32% 行业均值45%
中国电影 +18.7% +2.1亿 31.5% 38.2%
当《731》片尾字幕亮起时,影院灯光重新点亮观众泪痕;而吉视传媒的K线图上,涨停板的红光也终将褪色。
深股通席位与游资的1.11亿博弈筹码,不过是对600万“想看”数据的短期对赌。
历史不应成为投机工具,院线分账更填不平4.65亿亏损的深渊。
当资本狂欢散场,唯有那句公告穿透喧嚣:“不参与投资,股价存在下跌风险”——这或许是对理性投资者最善意的警示。
感谢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吉视传媒(SH601929)$ $中国电影(SH600977)$ $光线传媒(SZ300251)$ #影视板块集体狂飙!估值逻辑发生变化?# #股市怎么看# #社区牛人计划# #强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