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联创正通过战略合作积极拓展液冷业务版图。2024年报披露,公司抓住AI算力建设大趋势,对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进行战略布局,是目前市场上少数实现全面提供核心部件铝冷板、关键材料氟化冷却液以及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的头部企业,能提供"系统级—机柜级—服务器级"液冷全链条解决方案和产品 。
公司不断延伸拓展业务线,年报披露,公司与韶关市政府开展战略合作,计划入驻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超级电容研发基地 。
此外,公司与中际旭创战略合作,共建智算中心液冷生态 。中际旭创的下游客户覆盖英伟达、谷歌、亚马逊等国际互联网和云计算巨头,这一合作有望帮助ST联创进入国际液冷供应链
ST联创进入液冷领域具有多重核心优势:
1. 技术优势:公司作为第四代制冷剂的领先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HFO-1234YT技术,该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液冷系统。公司的第四代制冷剂在性能上与霍尼韦尔的FHOs浸没式氟化液相当,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环保特性。
2. 产能优势:公司是国内唯一大规模量产HFO-1234YT的企业,产能满产后达到2万吨每年。这一产能规模使其在国内第四代制冷剂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为液冷业务提供充足的产品供应 。
3. 产业链优势:公司已形成了包括基础配套原料、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这一完整的产业链使公司在液冷材料供应方面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供应稳定性 。
4. 战略合作优势:公司与韶关市政府和中际旭创的战略合作,为其进入液冷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渠道和应用场景。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将为公司的液冷产品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 。
5. 市场先发优势:目前液冷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格局尚未完全稳定。ST联创较早布局液冷领域,有望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 。
ST联创的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主要集中在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领域。
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 。在初期研发过程中,ST联创获得了“一种软硬段结合的含双增塑剂的交联聚合物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聚脲)嵌段共聚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双连续相共晶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软包电池和制备方法”三项关于固态电解质的专利授权 。
截至2025年4月,该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处于小试阶段,部分技术参数还在持续测试中,尚未具备中试条件 。不过,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该项目研发,争取早日进入中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