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2 12:33:52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新西兰
2030年的三花在300元至3000元之间

$三花智控(SZ002050)$  

一句话结论:把时钟拨到 2030 年以后,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天花板更高;但在 2025–2028 年的可见度里,储能的确定性和现金流都更好。

以下用“四把尺子”把两块业务放到同一张图里比较:

维度 储能热管理 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市场空间(2030) 全球储能液冷 ≈ 450–500 亿元,三花可拿 55%–60% 份额[^37^] 人形机器人整机 2030 年出货 6 万台→对应执行器市场 ≈ 300–350 亿元;若放量到 100 万台,空间直接跳到 3,000 亿元[^37^]

需求确定性 光伏+储能强制配储政策、IRA/欧盟碳关税,订单已锁定 2–3 年 完全取决于特斯拉等少数客户量产节奏,目前只有 5 万台指引,存在跳票或砍单风险

竞争格局 技术+规模双领先,对手(银轮、奥特佳)份额小,短期不会被颠覆 拓普、汇川、鸣志、鼎智环伺,三花虽领先但份额可能从 70% 滑到 40%–50%

盈利质量 系统+零部件一体化,净利率 12% 且随规模继续抬升;账期 3–6 个月 执行器属“精密制造”,毛利高但折旧高,净利率 9%–10%;整机客户账期 9–12 个月,现金流压力大

把两条曲线叠加:

•  2025–2027:储能“陡峭放量”,机器人“匍匐爬坡”——储能利润贡献大概率继续高于机器人。

•  2028–2030:如果特斯拉/华为/小米人形机器人年销量真突破 50–100 万台,机器人业务利润可能瞬间反超储能 3–5 倍;反之,若量产不及预期,储能依旧是压舱石。

因此,对三花智控而言:

1.  短期(2–3 年)投资逻辑:储能是看得见的“第二成长曲线”,现金流和利润都可兑现。

2.  长期(5–10 年)期权价值:机器人是“指数级看涨期权”,一旦量产节奏兑现,估值体系会从传统制造业跳到“AI+机器人”赛道,弹性极大。

一句话:储能是“高胜率+中高赔率”,机器人是“低胜率+超高赔率”,两个故事并不冲突,时间维度决定哪一个更“有潜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