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嘉微(SZ300474)$ $寒武纪-U(SH688256)$ $长城军工(SH601606)$
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景嘉微2025年芯片研发进展及下半年新品推出可能性分析如下:
一、2025年芯片研发关键进展
1. JM11系列GPU芯片完成研发并进入推广阶段
- 技术突破:JM11系列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适配Windows/Linux及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可覆盖云桌面、云渲染、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性能渲染场景,算力较前代提升显著。
- 商业化进展:2024年已完成研发,2025年重点推进客户适配与生态建设,已进入部分云计算厂商测试环节。
2. 景宏系列AI算力产品填补空白
- 产品定位:景宏系列智算模块支持INT8/FP16混合精度运算,单机算力达2000TOPS,适配DeepSeek-R1等大模型,切入AI训练/推理市场。
- 客户验证:2025年上半年完成与国产服务器厂商的联合测试,预计Q3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3. JM1100芯片获省级认证加速量产
- 政策支持:2025年8月,JM1100图形处理芯片入选湖南省首轮流片产品名单,将获得流片补贴及产业链优先支持,预计量产周期缩短至6个月内。
- 技术定位:面向云游戏、CAD设计等场景,性能对标NVIDIA T4,填补国产GPU在云端渲染领域的空白。
4. 定增项目按计划推进
- 资金投入:2024年定向增发募资38.33亿元,重点投向高性能GPU(AI/数据中心)及通用GPU架构研发,2025年Q1预付账款同比+63%,显示研发资源持续加码。
二、下半年新品推出可能性推测
可能性较高的新品
1. JM1100芯片量产版
- 催化因素:省级认证通过后,流片补贴到位,供应链产能(中芯国际14nm)可支撑小批量生产。
- 市场预期:若9月信创招标启动,JM1100可能作为国产云渲染芯片中标,预计Q3末或Q4初正式发布。
2. 景宏AI智算模块整机产品
- 合作进展:已与浪潮、华为等厂商联合开发AI服务器,适配国产AI框架(如MindSpore),Q3或发布首个行业解决方案。
潜在风险与延迟因素
1. 客户验证周期延长:JM11系列需通过金融、政务等领域头部客户严苛测试,若适配进度滞后,量产可能推迟至2026年。
2. 供应链波动:美国可能升级对华GPU相关技术出口限制,影响先进制程代工(如7nm工艺)。
三、综合判断与结论
- 大概率推出新品:JM1100芯片量产版及景宏AI模块整机产品有望在2025年Q3发布,核心驱动包括政策支持、客户订单预期及融资进展。
- 关键节点:
- 2025年9月:信创集采公告发布,JM1100若入围将触发市场关注;
- 2025年10月:三季度财报披露JM11系列订单及毛利率改善情况。
- 市场预期:若新品如期推出,机构预测2025年芯片业务收入将突破3亿元,同比增速超100%。
四、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JM1100量产进展、信创招标结果及Q3订单数据;
- 长期逻辑:国产替代加速下,景嘉微在GPU+AI算力领域的双线布局具备稀缺性,但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及盈利滞后性。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实际进展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