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与京东的合作持续深化,在绿色能源、金融科技及物流场景融合等领域形成了多层次联动,具体进展如下:
一、绿色金融科技:稳定币支付与RWA资产证券化
双方在跨境支付与资产数字化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协鑫能科接入京东稳定币(JD-HKD)支付体系,将其在江浙地区的光伏电站资产作为稳定币锚定物,在储能设备出口、超充网络建设等场景实现实时结算,手续费仅0.3%,较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降低80%以上。2025年3月,双方合作发行的京东港元稳定币(JD-HKD)已在香港沙盒测试中落地应用,首批5亿元稳定币融资将用于支持光伏RWA项目。此外,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合作完成的国内首单光伏RWA项目(金额超2亿元),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湖北、湖南82MW户用光伏资产转化为数字通证,为京东物流园区绿电采购提供标准化交易凭证。
二、零碳物流基础设施:从试点到规模化复制
昆山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作为双方零碳合作标杆项目,已完成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集成,光伏发电量覆盖园区30%用电需求,结合虚拟电厂技术实现电力负荷智能调度,年碳减排量超1730吨。协鑫创展规划的1000座综合能源服务港中,已有30%充电桩接入京东稳定币支付网络,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物流节点,为京东新能源车队提供“光储充换”一体化服务。2025年,双方计划在东南亚复制该模式,锁定1.2GW绿电采购协议,支持京东跨境物流网络的低碳化升级。
三、技术协同与数字化转型
协鑫自研的“仓颉管理平台”与京东物流的智能调度系统深度对接,在长三角区域实现换电站与物流路径的动态匹配,充电等待时间缩短40%。双方联合开发的区块链溯源系统已在京东生鲜冷链物流中应用,通过绿电交易数据上链,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碳足迹可视化,该方案使京东部分高价值商品溢价率提升15%。此外,协鑫能科与京东科技共建的“储充光云”超充站,同步支持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支付,在苏州试点中充电效率较传统电站提升3倍。
四、组织协同与战略升级
京东物流前CEO王振辉虽于2023年7月辞去协鑫能科CEO职务,但仍以协鑫集团合伙人身份主导移动能源业务,推动协鑫换电重卡与京东干线物流车队的规模化合作,目前已在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投运超2000台定制化电动重卡。2025年,协鑫能科将京东物流纳入其“鑫零碳”平台核心客户群,通过碳资产质押融资为京东提供低成本绿色信贷,首批额度达10亿元。
五、未来布局与挑战
双方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以下关键突破:一是推动京东稳定币在香港及东南亚市场的合规化发行,目标覆盖30%的跨境物流结算场景;二是在昆山物流园试点“零碳工厂”认证,探索绿电直供与碳捕捉技术的集成应用;三是联合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能源调度系统,实现物流园区能源供需预测精度提升至90%以上。不过,跨境监管差异、稳定币储备资产透明度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双方正与香港金管局、新加坡MAS等机构沟通合规框架。
综上,协鑫能科与京东的合作已从单一项目升级为“能源-物流-金融”生态闭环,其模式创新为传统能源企业与互联网平台的跨界协同提供了范本,未来在RWA资产证券化、跨境绿电交易等领域的突破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