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表现:短期承压与结构性调整
2025年上半年,九芝堂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下降24.7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9.71% 。这一业绩下滑主要受两大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和阿胶块去库存影响——由于消费端疲软及医保政策调整,二者自2024年起销售持续下滑,合计拖累业绩超80%。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安宫牛黄丸因主动去库存未发货,而阿胶块去库存周期预计延续至年底。
不过,处方药板块展现韧性:核心单品舒血通注射液2024年增长约10%,2025年上半年维持持平,全年有望恢复增长;其他处方药如天麻勾藤颗粒等通过团队搭建与渠道拓展,规模在3000万至5000万之间保持增长。这一结构性分化反映出公司从OTC向处方药的战略转型初显成效。
二、业务亮点:创新药与干细胞治疗突破
1. 1类化药新药Ⅱ期临床加速
全资子公司友搏药业的**注射用咔喏霉素(YB211)**于2025年5月启动Ⅱ期临床试验,针对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ABSSSI),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26家中心参与。该药物是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环脂肽类抗生素,Ⅰ期数据显示其安全性与达托霉素相当且具潜在优势,未来若成功上市,将填补国内耐药菌治疗领域的空白 。
2. 干细胞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九芝堂美科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项目进入Ⅱa期临床,初步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症状改善 。同时,孤独症等新适应症研究正式启动,进一步拓展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场景。公司在干细胞领域的布局已形成“缺血性脑卒中+肺部罕见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多元化管线,成为中药老字号向创新药企转型的关键支点。
3. 大健康业务开辟新赛道
公司推出玉竹草本膏等新品,结合“草本茶饮+功能性食品”组合拳切入健康消费市场;鲜炖燕窝等产品跻身电商平台类目前列,2025年上半年健康产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显著。
三、战略调整:国资入主与组织革新
1. 控制权变更后的资源整合
2025年1月,黑龙江国资委通过辰能创投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这一变动为九芝堂带来政策资源与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国企改革预期的关注 。新管理层在半年报中提出“强化产销协同、加速创新转化、激活组织活力”三大方向,计划以长沙基地为试点建立闭环管理体系,并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2. 研发投入与管线优化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143万元,占营收3.9%,主要用于创新药与经典名方工艺优化。除YB211和干细胞项目外,公司还推进多款仿制药与中药改良型新药研发,逐步构建“中药现代化+生物药+化药”的多元化管线。
四、风险与挑战
1. 核心产品去库存压力
安宫牛黄丸和阿胶块的去库存周期可能延续至2025年底,短期内仍将拖累业绩。此外,中药行业整体面临同质化竞争与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九芝堂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3.75%,低于生物药和化药领域。
2. 政策与市场环境波动
医保控费与中药集采持续挤压利润空间,例如舒血通注射液因医保目录调整销售额从2021年的8.29亿降至2023年的5.88亿。同时,消费端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延缓OTC产品恢复节奏。
五、未来展望:拐点信号与增长引擎
1. 去库存周期临近尾声
安宫牛黄丸预计2025年三季度完成库存释放,四季度或恢复正常发货;阿胶块去库存完成后,两大产品有望在2026年贡献业绩弹性。
2. 创新药商业化潜力
若YB211Ⅱ期临床顺利,有望在2027年前后提交上市申请;干细胞治疗项目若在关键适应症中取得阳性结果,将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3. 国资赋能与管理提效
黑龙江国资委的资源整合能力可能助力九芝堂在中药现代化、渠道拓展等领域实现突破。管理层提出的“开源节流促发展”目标,若通过精细化运营与成本控制落地,将改善盈利能力。
总结
2025年上半年是九芝堂战略转型阵痛期与创新突破机遇期的交汇点:短期业绩受去库存与消费疲软拖累,但处方药增长、创新药进展及国资入主为长期发展埋下伏笔。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Q3去库存进度、YB211Ⅱ期临床数据及国资整合实质性动作,这些信号将决定公司能否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拐点。对于中药老字号而言,九芝堂正通过“传统中药+创新药”双轮驱动重塑价值,其转型路径对行业具有标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