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高科(股票代码:000981.SZ)目前面临较高的退市风险,主要风险点集中在财务状况、业务转型及合规问题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连续亏损与净资产恶化
1. 长期亏损未扭转:公司自2018年至2024年已连续7年亏损,累计亏损超160亿元。2024年净利润为-17.33亿元,虽同比减亏15.75%,但未实现盈利。2025年一季度虽实现归母净利润8283万元,但扣非后净利润仍亏损1.04亿元,表明主营业务仍未改善,盈利主要依赖资产出售等非经常性损益。
2. 净资产持续缩水:截至2024年末,公司净资产仅12.73亿元,较2022年的54.77亿元大幅下降。若2025年继续亏损,净资产可能转为负值,直接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条件(《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净资产为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次年若仍为负则终止上市)。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进一步降至11.84亿元,形势严峻。
二、高负债与现金流压力
1. 债务负担沉重: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高达81.07%,2024年末进一步升至88%,短期偿债能力极弱(流动比率仅0.56)。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负债总额仍达93.8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7.99%。
2. 现金流紧张:尽管2024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短暂转正(6.1亿元),但2025年一季经营活动动现金净额额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19.4%,难以覆盖债务利息和研发投入。公司账面资金仅5.43亿元,远低于6亿元的回购计划下限,显示资金链压力巨大。
三、股价与面值退市风险
1. 股价曾跌破面值:2024年7月股价一度低于1元,触发面值退市风险。虽通过回购(仅完成1101.48万元,不足计划下限的2%)和增持计划(未实质推进)短暂提振,但截至2025年7月,股价仍在2元左右波动,市场信心不足。
2. 回购与增持进展缓慢:公司原计划以6亿-10亿元回购股份,但截至2025年6月仅完成1101.48万元;实控人增持1000万股的计划亦无进展,反映出公司缺乏有效手段稳定股价。
四、业务转型困境与合规问题
1. 传统业务拖累:汽车零部件业务持续亏损,收购的宁波昊圣、东方亿圣等子公司均未达业绩承诺,2024年被迫出售宁波昊圣51%股权以减亏。欧洲子公司PPET(混合动力变速器)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6.71亿元,已出售。
2. 新能源业务未达预期:2024年首款乘用车下线,全年销量仅5513辆,规模极小;新能源物流车BOX1仍处亏损阶段。2025年目标销量5000辆,但一季度销量数据未披露,且与天猫合作的V17车型尚处样车测试阶段,短期难贡献收入。
3. 合规风险频发:因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幕信息管理不善,公司及高管被甘肃证监局责令整改。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多位董监高集中辞职,反映内部管理混乱。
五、潜在退市触发条件
1. 财务类强制退市:若2025年净资产为负或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若2026年再次触及相关标准,将被终止上市。
2. 面值退市:若股价再次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直接退市。当前股价虽未跌破面值,但流动性差、市场关注度低,风险仍存。
六、风险缓释因素有限
1. 资产出售与债务重组:2024年以来通过剥离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等非核心资产回笼超20亿元,但部分交易(如云枫汽车80%股权以2460万元出售)存在估值争议,对财务改善作用有限。
2. 战略合作与技术研发:与天猫合作探索智能汽车新零售模式,半导体业务(HBM封装)计划2026年量产,但短期内难以扭转亏损局面。
结论:山子高科因连续亏损、高负债、净资产持续缩水、业务转型未达预期等多重风险,面临极高的退市风险。若2025年无法实现主营业务盈利或净资产转负,退市可能性极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后续财务数据、资产出售进展及政策支持力度,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