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友在众泰吧“全网呼叫”艾特我,搞得我耳根发痒。算来我已很长时间没写众泰帖了,今日周末,写一篇吧。
众泰近日终于上涨,6天涨了20%左右,周五报收2.38元。原因何在?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利好,而纯粹是市场炒作所致。近几月大盘指数已有很大涨幅,个股行情风起云涌,按理轮也该轮到众泰了。而它在2元上下盘桓了这么长时间,几次下破整数关,令护盘主力胆寒,无论如何也得将其拉离危险区域,在不能有效破位的情况下,主力发了狠,行情终于起来。但这是一种没来由炒作。
我说这是一种没来由炒作,还是客气的,说明我尊重市场力量。众泰之所以至今尚未退市,全靠市场力量,除此别无支撑。然而,最终决定公司命运的还是要看经营基本面,单纯市场力量撑得了一时,却无法支撑长远,这就需要我们对众泰的基本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众泰的基本面状况究竟如何?我以最大的善意和客观性去分析,得出的认识结论是全无利好、只有利空,它已走到了一家仍存活于证券市场的公司所能走到的极糟糕(假如还不算最糟糕的话)的境地。
众泰的困境,肉眼可见的主要有这几条:
1.一贫如洗,没钱造车
车企要维持正常生产,需要的不是小钱,而是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巨资。众泰却是一贫如洗,已经沦落到不得不打重整破产账户那点剩余股票主意的地步,可见它已穷成啥样了。正是因为没钱,去年众泰的整车产量居然为零,销量我记得就卖了十几辆往年库存车。人常说“一文钱憋死英雄汉”,众泰所缺的何止一文钱,早该被憋死无数回了,全靠汽车零部件和防盗门业务硬撑着才没倒下。但这能撑多久?
2.外部投资,毫无指望
要搞钱,目前唯有引进外部投资,但这谈何容易。众泰本就对业界大佬缺乏吸引力,不然也不会让与造车业完全挨不着边的皮包公司江苏深商入局,而当前造车行业竞争早已过了各路豪杰争夺资源的时期,而是现存车企优胜劣汰,少数可活,多数得死。在残酷的行业洗牌过程中,众泰能不被洗出局吗?我是丝毫没有这个信心的。
3.控股股东,即将空缺
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江苏深商的持股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其中相当一部分还被安排司法拍卖。由于江苏深商的控股地位本来就是靠签订一致行动协议才获得的,而近期同时被冻结并拍卖的也包括它的一致行动人的股份,这样,上述各家持股拍卖过户(或流拍强制划转)后江苏深商失去众泰公司的控股地位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新进者决不会是造车界的产投大佬,要么是主动参拍想捞一把的市场投机者比如若干机构大户,要么是被动接受流拍后划转的各家债主。而无论是哪种情况,新进股东都极可能达不到公司控股要求,它们也没心思没能耐当控股者主持造车,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出现空缺,连同实控人本身就是“暂无”,届时众泰的控股股东与实控人将是双双“暂无”,公司由此将失去主事者或“主心骨”。
4.管理团队,千疮百孔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与实控人双双“暂无”的有的是,却多数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那是因为它们有健全专业的管理团队。而众泰公司的董监高队伍却啥都不是,早已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草台班子。董事长完全不懂车,连前任老黄那样曾在部队管理汽车的经验都没有;总裁位置长期无人,代来代去居然让同样不懂车的女董秘代行职责;专职副总裁目前只剩一颗独苗,据说还是卖车出身的,应该也不懂造车;3位非董的本职工作全与造车无关,其中2位当地国企头头索性已不参加公司董事会的任何重要会议,也不叫人代为投票;剩下几位独董、监事之类的本来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不涉及公司日常管理。试问,这样的团队怎么能带领公司步入生产正轨?
5.公司换届,久拖不决
众泰公司的本届董事会按理应该是今年2月届满,然后正常换届。除了确定和落实公司的经营方略之外,管理团队的补齐配强也有待新董事会的决策。可是董事会的换届却明显难产了,拖至今日也没有个眉目。公司公告及董秘答问都说是换届工作“适当延期”“正在积极筹备中”,然而在我看来,这当中的真相极可能是,众泰董事会的换届工作已无人操心。根据常识,公司董事会的换届及正常运作是控股方的事,管理团队现有人员自身是被换对象,无权做任何决定。如果是国企控股上市公司,控股方背后还有上级意图和组织决定,但民企控股上市公司却都是老板们自己的事,外人谁肯又谁能冒险替你“背木梢”?而众泰的控股股东江苏深商已自身难保,眼瞅着要失去控股地位了,它哪有心思来“筹备”换届?换届都是要用自己人当董事长及总裁等以体现控股,但马上要失去控股地位了岂不白换?所以,在江苏深商下台之前是不会有人操心换届的,而新进者极可能也成不了控股股东,换届之事怎么办?谁又能来挑大梁?头疼啊。
6.欠缴租金,基地丧失
近期公司公告披露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实,公司至关重要的重庆生产基地居然因付不起租金(及违约金、滞纳金、利息等)被告上了法院,输了官司后照样无钱而被对方申请拍卖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而周五公告称,待二拍结束后(没说流拍算不算)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将被强制拆除,租赁合同早已解除,基地自然被对方收回。过去一直有人吹牛说众泰有九大基地,其实多数现状只会比重庆基地更糟,唯独重庆基地才是公告里说的“公司复工复产首选车型T300的生产基地”。如今该基地完了,“将无法按计划复工复产,对公司经营以及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承认丧失重庆基地是“损一发而伤全身”了。而对一贫如洗、连租金都付不起的众泰来说,就算另定基地,它能有钱新购生产线及设备吗?我看够呛。
7.财务恶化,资产变负
周五公告中,公司在“公司相关说明及风险提示”里明确提示了“公司存在净资产为负数的退市风险”。我提请各位注意,该公告主题是披露下属公司资产司法拍卖的进展情况,眼下又是尚未披露中报的时期,话题与时间都对不上,可是公司居然就牵扯到财务,展望到年末,郑重其事地告知市场:“若2025年不能复工复产,将严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公司将面临今年末净资产为负数而引发的财务风险、经营危机、退市风险”,这是什么?这就是主动提前拉响了警报,预示着,明年春天2025年度年报发布后,公司极可能因净资产转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我还要多说一句,公司这段时间来,无论是发布公告还是董秘答问,都表现得颇为坦诚,很多事情都是“丑话说在头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买股追高被套,届时能怨谁?
8.大厦将倾,先知先溜
这里我要特别说到浙商银行金华分行的股份减持情况了。如果把股东比作个人,我不得不说,该家银行属实是个妙人儿。前阵子浙商银行金华分行一直是众泰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数为4.71亿,占总股本比例为9.35%。它是被动当上公司的二股东的,多年前它接受了公司原控股股东铁牛集团的股份质押,不料铁牛破产了,还不出钱来,它只好申请对这部分质押股份进行司法拍卖,几拍过后都流拍了,还是拿不到钱,万般无奈之下它只好接受股份划转,以银行身份当车企的二股东。二股东其实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角色,不少公司的二股东都能在公司董事会占据一席之地,千里科技的印奇甚至当上了公司的董事长。但我们看到,浙商银行金华分行对参与公司经营却毫无兴趣,根本不来争董事会席位,它满脑子想的就是回本,回不了本就尽量减少损失,于是在限售期满之后,根据自己对公司形势的判断,今年3月就向公司递交了减持计划。它的动作很快,在规定时间内减持股份将近三分之一,持股比例已从9.35%降至6.35%(公司个股资料里还是7月10日前的原比例数据)。这说明了什么?就说明它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啊。我们可以说银行不懂造车,但不能质疑其规避投资风险的专业性,我们也不能说银行竟然缺这点小钱,面对风险时它必须做出正确的操作,这种专业性操作的背后,显然就是它对众泰大厦将倾的研判。作为持股5%以上的大头股东,它的减持要受到证券法规的严格约束,但它顾不了太多了,完全就是打明牌先溜为敬。我估计这家银行后续还会有减持动作。
以上8点就是我对众泰目前所陷困境的概括分析,相比之下,我实在找不出目前众泰有什么基本面的利好,因此我对众泰的未来是不看好的,至少现在认为没理由看好。
虽然不看好,但近日公司股价在涨也是事实,这应怎么看?我认为这就是市场力量在进行投机炒作。过去我发帖,曾多次提出,众泰的唯一优点就是“人气可用”,挟着前期重整各种谎言造成的余温,只要有人点火,人气榜排名即可急速上升,短线资金将蜂拥而入,谁都想进来捞一把。能不能捞到,要看市场情绪和各人运气,对此我用两句话概括:醉生梦死炒众泰,击鼓传花坑谁家。作为旁观者,我衷心祝愿我的读者好运,同时希望各位,认清众泰困境,谨慎参与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