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科技(SH688159)$ $移远通信(SH603236)$ $广和通(SZ300638)$
1、公司业务情况
业务构成:有方科技起家于物联网通信模组业务,目前基础业务涵盖物联网通信模组、相关终端及物联网云平台。2023年四季度开展算力服务器相关业务,该业务在2024年带动公司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2025年二季度战略调整,开展部分算力云服务业务 。
算力云服务业务开展原因:此前未开展算力云服务业务,一是前几年公司亏损,融资能力弱,开展该业务需大量资金;二是对2023年起步的算力云服务业务不确定性存疑,终端客户多为大模型厂家,融资支撑发展且盈利模式不明,支付能力存风险;三是产品价格前期偏高,后期价格平稳才适宜入场。如今选择转型入场,是因为租赁客户变为互联网大厂等优质客户,支付能力有保障且需求明确持续 。同时,公司具备运营、运维及售后维修等技术优势,且融资变得相对容易,货源也有保障 。
2、市场传闻回应
合同纠纷传闻:上周四市场流传公司存在约1.5亿合同纠纷并可能造成亏损的不实传言,公司声明此为无稽之谈,目前正在与交易所沟通,计划发布辟谣披露公告 。
3、算力云服务业务竞争力
拿卡优势:公司拿卡竞争力强,一是参与早,2023年11月就拿到第一批卡;二是在境外积累了大量拿卡资源,即控制了众多可拿卡的白名单或end user资源,经过原厂及相关政府层层审核,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资源 。
技术服务优势:算力云服务不仅是资金生意,更是技术活,涉及大量运营、运维及售后维修工作。公司因早期参与,接触机器多、客户多,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有人员接受原厂培训,其技术能力获大厂认可 。
4、业绩与规划
半年报业绩:公司表示半年报业绩没有问题,值得期待,具体信息可关注后续公开披露 。
算力云服务投资与订单规划:算力云服务订单规划取决于融资能力,公司目前短板是资金问题。当前计划通过40亿融资租赁资金建设一个万卡集群,第三季度开始,最快第四季度尾计收,采用B系列。第二批万卡规划在明年二季度,若IPO资金到位,进程将加快 。
服务器销售业务规划:服务器销售业务规模取决于客户订单及拿卡数量,预计每个季度增长百分之三四十 。
未来卡结构规划:公司认为下半年以300系列卡为主,200系列是过渡产品。300系列卡最快九月能批量交货,成本比200系列高3 - 5万美金,批量以八卡为主 。
自建与供应规划:公司希望2 - 3年内自建4 - 5个万卡集群,今年是第一个。目前主要向一家上市公司及北京、上海的国企供货,不倾向小订单,主力玩家与供货商已形成绑定模式 。
5、供应链相关
拿卡渠道影响:上周六有新闻称马来西亚和泰国拿卡受限,公司表示相关政策虽一直在变,但卡一直在回,且拿卡主力国家不在这两国,早在政策变动前已做好其他地方布局,目前拿卡渠道不受影响 。
囤卡问题:算力服务器行业不可以囤卡,当前市场是一对一匹配模式,囤卡者因无售后维保,货物难以出手,去年上半年后囤卡现象已无法进行 。
6、合同与市场相关
合同期限与履约:算力云服务合同都是签五年,所谓闭口或开口合同指的是违约金比例,并非交付数量,与合同期限无关 。
大厂海外业务:某大厂在日本或其他地方建算力租赁业务与国内业务互不影响,其在海外除训练业务外,也面向B端或C端客户做租赁 。
东南亚渠道与价格:东南亚物流和海关曾严查,现虽物流海关通畅,但拿卡白名单通道获取资格愈发困难复杂,涉及原厂审计、制裁等诸多问题,所以不存在因渠道通畅导致卡价格下降及竞争激烈的情况 。
7、其他业务情况
传统物联网业务:传统物联网业务每年收入有30%左右增长,但市场竞争激烈,毛利较低。一季度是淡季,会出现亏损影响整体业绩,三四季度基本能持平 。
员工减持:公司此前实施的员工股权激励在今年兑现,部分技术人员减持,但整体影响不大,减持人员并非核心总监高管或创始人员 。
Q&A
Q:市场上流传公司有 1.5 亿合同纠纷可能造成亏损的传言是否属实?
A:这个传言完全是没有的事情,公司也不知道信息来源,已与沟通的投资者进行交流,并且正在跟交易所老师沟通出相关辟谣披露公告。
Q:公司拿卡竞争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A:一是参与得早,2023 年 11 月就拿到第一批卡,是最早参与的一批;二是因为参与早,在境外积累了大量拿卡资源,即自己控制的白名单或 end user 资源,这些资源要经过原厂以及某国政府等层层审核,目前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相关资源,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与原厂合作的信任关系以及过审核的能力。
Q:公司半年报业绩如何?
A:目前业绩没有问题,值得期待,可关注接下来公开披露的信息。
Q:公司后续算力云服务的投资规划和订单规划是怎样的?
A:算力云服务订单规划主要取决于融资能力。当前公司短板是资金问题,目前正在进行 40 亿的融资租赁资金用于接一个 one p 的万卡集群,这是第一个目标,第三季度开始,最快第四季度尾开始计收,采用 B 系列;第二个目标是解决资金问题后进行第二批万卡规划,大概时间在明年二季度。若第一个关卡形成且有资金进来,会加快整个进程。
Q:马来西亚和泰国拿卡受限的新闻对公司拿卡渠道是否有影响?
A:相关政策一直在变化,但公司的卡一直在回来,且已提前安排好应对计划,目前拿卡主力国家不在这两个国家,在之前政策变动时就已将其他地方做成主战场,所以没有影响。另外,针对这两个国家的传闻,还未看到具体实施细则。
Q:高端卡系列的算力租赁是否每年要跟大厂重新签订合同,目前租赁价格趋势如何,收益率水平怎样?
A:不存在每年重新签订的问题,现在都是签五年。B 系列的收益率或利润率要高过 H 系列,因为其拿卡难度更高。
Q:算力服务器业务今年的项目规划如何,客户方面是否有变化?
A:客户方面大概有互联网大厂、部分国营企业、部分车厂等几类,但公司目前只会优选做互联网大厂。从节奏上看,受限于公司目前的资金能力和融资能力,今年只能接一个万卡的业务。
Q:只卖服务器这种销售业务今年的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不会特别设定做到什么样的规模,这取决于客户接了多少单以及公司能够拿回来多少。从目前公司自身情况来看,这一块业务大概每个季度会有30%-40%的环比增长。
Q:未来下半年卡的结构会以哪些为主?
A:认为会以300为主,因为200是过渡产品,各原厂的精力都放在300上面,很多原厂都没有备200的模组。
Q:300卡大概会在什么时间批量交货,价格情况如何?
A:批量能够交货的时间最快是九月份,成本会比200卡高3到5万美金一张卡,公司以八卡的为主。
Q:72卡的情况如何?
A:72卡有一定难度,批量的话目前需要把机器放在海外机房运行至少三个月过审计期,这样成本会很高,不是很划算的生意,批量还是以八卡为主,72卡可能要到年底或者明年情况会好一点。
Q:未来公司规划中,自己建网卡和给合作伙伴供应卡的情况如何?
A:自建方面,整体规划是在2到3年内做4到5个,今年是第一个,若后续融资顺利,资本金够做第二个和第三个。供给方面,目前有一家定向合作较好的上市公司,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家国企参与,不会选择没有支付能力、订单量小且持续性差的订单供货。现在从上游到下游都有提前规划的统一模式,主力玩家和主力供货商之间会形成绑定模式。
Q:国内未来两三年万卡的需求量是否有问题?
A:需求量没有问题。现在是根据大家的资金量以及原厂的供货量来做匹配,而不是盲目下单。经过几轮筛选后,市场范围变小且清晰。
Q:马来西亚和泰国相关新闻对公司的影响能否定量说明,之前相关业务比例及可用其他部分的情况如何?
A:2025年以前,拜登新政策没出来时,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和中国三个地方,原因是华人多好沟通、离货源地和国内近、运输及境外海关问题易解决。在新加坡出事、政策执行时间定在5月15号后,公司提前往其他地方布局,如法国、加拿大(之前就有)、土耳其(新增)、印尼(不在相关范畴内)、越南(新增)。未定量说明具体影响及比例情况。
Q:RW业务是否要等第一个办卡集群落地之后再开展?
A:必须先形成资产之后才可以开展,现在可以提前接触、沟通及准备方案,但发行还需要一定时间。
Q:公司是否与蚂蚁、京东对接?
A:有的,李总已经在对接且跟进得非常近。
Q:公司在RWA方面有哪些工作?
A:RWA需要产权清晰,公司算力服务器能满足条件。公司正在跟RWA相关的国内一些主流机构商讨策略,因RWA底层类似于ABS或者REITs,需要资产完全所有、破产隔离等条件,公司会根据具体业务情况进行判断。目前公司账面上有一些自由的机器,可用来做RWA探索,但数量相对较少,后续会根据业务发展状况与各类机构探讨适合自身的RWA路径。
Q:公司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客户的需求规划及交付情况如何?
A:该客户整体规划是200亿,公司已交付完第一个关卡。
Q: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减持的大概节奏安排是怎样的?
A:此前公司做了一期员工股权激励,因去年业绩实现,今年员工股权激励兑现,其中有一部分是技术人员,所以出现减持情况。但整体影响不大,且减持人员不是公司核心总监高管,也不是创始人员。
Q:公司之前有为云服务囤卡吗?
A:这个行业不可以囤卡。公司之前所有的卖货要么基于非常确定的客户订单,要么基于比较确定的市场判断。现在不是到市场上买散货的状态,大家都是一对一做匹配,且买回来的货也没有人给做售后和维保。去年上半年还可以囤卡,现在早没有这种现象,也没办法做。
Q:国内某大厂是否不愿意跟供应商签五年期的封闭合同?封闭合同是指什么?
A:合同全部都是五年期。所谓的“封闭”指的是履约金的问题,即违约金的比例,如果是百分之百履约,那就是全闭口。它跟合同是三年还是五年没有关系。
Q:国内某大厂在日本或其他地方做算力租赁业务是怎么回事?
A:大厂一定会开展海外业务,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是两个互不影响的市场和业务。大厂开展海外业务主要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面向其他B端客户或者C端客户做租赁,向用户提供算力服务,而不只是做训练业务。
Q:有人说东南亚渠道通畅,足以支撑国内大厂高端卡需求,渠道不再稀缺,卡价会下降,怎么看?
A:这种说法不可能。所谓的渠道通畅可能指的是物流、海关变通畅,前段时间东南亚物流和海关查得非常严,目前新加坡海关已恢复正常。但这跟拿卡的白名单通道完全是两回事,拿卡资格一直在变得更难和更复杂,原厂马上又要做大审计,要应对不被DS制裁等诸多复杂问题和协同协作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海关查不查的问题。
Q:与公司深度合作的200亿规划的上市公司客户,是否基本都会向公司采购?
A:是的,这是一个采购业务。
Q:公司交付产品业务和算力云服务业务分别面向哪些客户?
A:交付产品业务面向与公司深度合作的上市公司客户;算力云服务业务面向优选的互联网大厂客户。
Q:面向互联网大厂的第一个万卡大概什么时候交付?
A:应该在四季度开始交付,因为B卡需要一点时间。
Q:公司传统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态势如何?
A:传统的物联网业务每年收入有30%左右的增长,但比较卷,毛利较低。一二季度会影响整体业绩,因为一季度是淡季,传统业务一季度有亏损,影响了整体业绩表现,但到三四季度基本会持平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