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貌似盘口和大家都变得正常了,那就再来说说几个底层逻辑。
连续的周警示是这次下跌的元凶,除了之前的控价因素,资本杀筹码的因素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些可能更为关键的其他原因。可能一,减责因素,广道被爆炒,数次停牌核查,数次警示,对于已经到达3平台的鸿哥,付大嫂担心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主动警示,给市场降温,也是免责的一种思考。可能二,鸿哥之前有过信披不及时的问题,那么现在时间紧迫,所有节点都很重要,不能再出一点问题,在立案的周年之际,主动提示,也是规避披露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顺便控价,一举多得。这也许就是法务的建议。总之,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每周的警示,没有任何政策依据,是付大嫂的人为主管行为。如果他们提前知晓预处理通知,而不公告内容,仅仅是警示的话,那才是信披大问题,才是再次范险。他要发布的就不是警示,而是预处理通知书。定性为主观行为非常贴切。部分唱空者以类比方式,肆意揣测,既没有政策规定支持,又毫无技术含量。如果除了类比,你依然想反驳,请拿出政策法规,证明周提示就意味着退市,否则就别在这里狂吠了,这么热的天,去街上做好人好事吧。类比法之所以行不通的基层逻辑是,广道,东方之流是立案之初就定了性的,信息链,证据链完成,事实清楚,而鸿哥查了一年了,如果是很容易就定性的话,早就处理了,也不用等常州了。而且如果事实清楚明了,付大嫂现在也不会还在椅子上,这个问题,体制内的人都懂。所以如何免疫周警示,希望今天说明白了。
常州,很多股友已经阐述清楚了,简单说就是担保信本身就是无效的,也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即使有管理责任,也是管理者个人问题,而不是公司承担损失。这也是为什么要买保险的大背景。因为后面还有这样责任重大的决策。常州案的定性是要维护果汁的利益,而不是助长一些坏人挖果汁的墙角,所以高院的定性是非常准确的,这也是法律的一个导向作用,鼓励什么,打击什么,有点格局和高度的人,都能明白这里面的深意。所以,我对高院会给出正确的结果,深信不疑。
处罚结果,常州案,不但是定性之前的信披问题,还可以解决大量计提的冲回,对鸿哥的净资产评估是逆袭性质的,这些清楚了,才有定性其行为是主观还是过错式的,给出的处罚结果,也有据可依,不偏袒,也不纵容,与目前已经形成的严肃形象才不违和。另外,很多人用碰红线必抬的说法,仅仅说明,你对社会,对体制的理解有多么的肤浅,你根本不懂什么叫针织经济学。芯片对于当今,851对于贵州,其意义是你根本没有理解的。简单说,只要不是简单粗暴的造假,鸿哥就不会被抬走,要保它的不比要弄丝它的人少。西游记,看过吗?你看懂了吗?丝的是那些?悟空,切莫伤它性命的是那些?别拿锦州港说事,那是资不抵债,没有救的价值。
目前,明面上的风险都不算风险,仅仅影响你的情绪,最紧要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时间。这才是最要紧的东西。几个阵眼要一一落地,然后推进重整进程,时间非常紧,第一个常州还没有落地,后面都在等。虽然目前信息真空,但从付大嫂多次引导控价的行为推断,债权人细节谈判应该是有眉目的,战投的细节应该也是有PPT的,就等风来去推进了,因为前面的事情拖了,只能压缩后面的时间,我相信他们也没闲着。
所以,你可以焦虑,可以盲信空狗,因为目前利好实锤还没有落地,但一旦落地,就是一个接一个,甚至一起来,而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现在有多压抑,未来就有多疯狂。弹簧压的越紧,反弹的力量就越大。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