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公告,新增三笔诉讼,第一笔,交行,是去年看小高公司太多,提前通知到期,从银行的角度没错。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浦发南京分行,对应的都是小高下属子公司,承担的也是担保连带责任。案件本身,没什么争议,借银行的,哪有不还的道理?之前很多类似官司,输了还去上述,不是觉得有理,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因为确实没钱还。这类官司不用打,结果都是要还,不同就是有没有可执行的标的,或者解决方案。
前面几天的失信处理方案,给出了很好的模范效应,还没有登记的债主,当然有样学样,加速登记在册。
公司也很坦诚,我没钱还。
目前的主要博弈,就是重整加速预期,博弈目前现金流枯竭,公司缠身的膏肓体质。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怀疑会不会是大股东自己玩,那么现在可以安心了,大股东不会傻到用十几亿救几亿的。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犹豫,重整是不是忽悠的,那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即使不退市,它不重整,也要申请破产或破产重组,也就是说,它想不想,都要重组。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债务加速出清,倒逼重组加速的原因。简单说,要足够烂,才会重生。
常州案依然是阵眼,因为是非银行类,也是计划外的债务,也是被冤枉和连带的,也是直接导致被立案的根源,所以,不管还有多少银行类的叠加,性质都是一样的,欠8亿和欠12亿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怎么化债。唯有常州案定性,立案才能终结,先去了星,给重组提供时间和手续上的可能,那么后面选谁,只是空间高低的问题了。
盘口上,2.8的成交密集区,已经突破,并站稳,这个是护城河,是基础,一旦突破站稳,压力变支撑。3处的压力,主要是整数关口的心理压力位,也是牛熊风水岭,影响的主要是市场情绪,3附近的套牢盘,在突破2.8的时候,其实都已经解决了。
虽然是新增,但依然是空无可空的性质,欠8和欠12没什么区别。但如果消息面继续真空,那么3附近的拉扯,就不可避免,重新搭建小平台就是大概率。时间不会太长,下一个时间窗口就是10厘米的来临,无论上下,都要变一下盘,进一步树清不坚定分子。
大门开着,上下由你。目前博弈的不是筹码,是心态,认知和胆识。该说的底层逻辑,之前都说的很清楚了,忘了的,不清楚的,去翻一翻,前面的帖子。
我的观点很清楚,all in or nothing.赌的不是它,是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