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000831)作为国内中重稀土战略资源掌控者,其价值重估逻辑正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新兴需求爆发加速兑现。这家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布局的央企,在行业格局重塑与技术壁垒强化中展现出独特成长动能。
政策护城河构筑资源垄断优势
三部门联合发布的稀土开采管控新政,首次将进口矿冶炼纳入监管体系,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至85%以上。公司依托湖南唯一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权,圣功寨矿权探转采完成后资源自给率将跃升至行业前三,形成对中重稀土核心品种的强控制力。在出口管制政策持续加码背景下,氧化镝等战略品种国内溢价率突破300%,公司作为央企承担国家战略收储任务,资源定价权优势显著。
技术突破重塑产业价值分配
公司掌握全球领先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氧化镨钕纯度达99.999%,60%产品供应航天军工领域。自主研发的晶界渗透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使钕铁硼磁材成本较海外方案低25%。在磁性材料领域,公司产品适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单台用量达3.5千克,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体系。新能源汽车领域磁材销量同比激增150%,推动毛利率环比提升4.2个百分点。
需求革命打开成长空间
全球稀土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单车钕铁硼用量增至12公斤;低空经济催生轻量化磁材新需求,人形机器人量产带来单台4公斤增量。公司精准卡位高附加值赛道,高端磁材收入占比提升至35%,产品溢价能力显著增强。海外市场布局加速,与日本JSR合作开发磁组件项目,海外营收占比突破10%。
财务结构呈现积极拐点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比增长62.38%,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实现扭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环比改善38%,存货周转率提升至2.8次。通过吸收合并赣州稀土子公司,管理费用率下降2.3个百分点,资产使用效率显著优化。研发投入强度保持7.6%,新增专利27项,其中高纯稀土制备技术占比达41%。
市场动能持续积蓄
二级市场呈现主力资金持续流入特征,技术面突破年线压力位后形成上升通道。当前市净率处于历史中枢上方,但较国际同行仍存在估值折价。深股通持股比例持续攀升,社保基金二季度增持0.8%流通股,14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稀土价格指数年内涨幅超40%,氧化镨钕供需缺口或延续至2026年,公司作为资源龙头将优先受益。
需关注稀土价格波动对盈利弹性的影响,但公司通过签订长协锁定70%原材料成本,且磁性材料业务毛利率已提升至28%。随着高端磁材产能扩张至5万吨,叠加资源自给率提升至60%,公司盈利质量有望持续改善。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