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稀土板块再度走强,中国稀土涨停,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盛和资源盘中一度涨6.6%、7.52%、5.26%。
消息面上,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公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8月22日,三部门对以上办法进行解读,近几天来不断发酵,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办法提到,稀土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稀土生产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除依据前款确定的企业外,其他组织、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
国泰海通有色团队分析称,相比此前实行的政策,此次办法的主要变化包括:细化冶炼分离总量控制管理,将进口矿纳入监管,强化监管颗粒度和追溯机制,建立超产惩罚制度,新增市场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管理办法落地后,国内供给端约束将实质性显现。
有券商分析称,民企冶炼整体收紧,冶炼分离产能进一步向集团集中,预计重稀土矿加工费将持续上涨,冶炼利润有望扩张,冶炼资产有望重估。
28日稀土板块的领涨龙头——中国稀土,在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63亿元至1.763亿元。
中国稀土表示,业绩预喜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公司强化市场研判,有效把握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契机,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同比增长;公司推动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优化升级,持续提质增效。同时,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对部分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冲回,对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中国稀土手握优质资源禀赋。在中国稀土8月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所属中稀湖南的矿山能够保证部分稀土原料稳定供应,同时以市场化原则进行部分原料采购。依托实际控制人中国稀土集团的整合优势,公司的资源渠道优势有所保障,能够较好保证所需稀土原料的高质、稳定供应。
此前,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于4月4日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出口管制物项包含钐钴永磁材料、含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含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对此,中国稀土回应称,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稀土产品出口政策开展申报及出口业务。整体而言,近年公司直接对国(境)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不到5%,因此,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对公司销售及业绩的直接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