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2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2025 年 8 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3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3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程序 ......9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备核销程序 ......9
第五章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 ......9
第六章 附 则 ......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各项资产管理,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风险,使相应的会计报表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证券交易所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存货和长期资产等。
(一)金融资产,包括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等;
(二)存货,是指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等;
(三)长期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以及其他长期资产。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资产减值,是指第二条所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减值准备为对应上述资产的减值准备。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分子公司。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第五条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一)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本制度所指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
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公司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进行计量。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公司按照未来十二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按照未来十二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未来十二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十二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公司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公司对于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按照其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金融工具,按照其账面余
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1.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等应收款项,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之外,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款项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坏账准备。
(1)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当单项金融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